[发明专利]人造结石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84387.2 | 申请日: | 2010-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49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发明(设计)人: | 孙西钊;张东方;丛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
主分类号: | C04B28/14 | 分类号: | C04B28/14;A61B17/225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新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26 | 代理人: | 孙鸥;朱杰 |
地址: | 21000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造 结石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体外冲击波碎石机效能检测所需的人造结石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体外冲击波碎石是当今治疗泌尿系结石的首选方法。目前,冲击波碎石机的使用寿命大约5-8年,而且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其效能将会逐年递减,进而影响临床治疗效果,甚至可能导致额外的损伤,尤其对于电磁式碎石机而言,电磁盘的使用寿命大约1百万次,其碎石效率随着使用次数而递减,结果就会造成机器质量不稳定,从而导致临床治疗效果出现问题。因此,定期检测其效能是必要的。
采用人造结石进行模拟检测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但市场上最常见的人造结石的成分是熟石膏(2CaSO4·H2O),采用这种化合物容易制作各种尺寸和形状的人工结石,就其物理性质来说类似于鸟粪石,而非结石中最常见的一水草酸钙结石。用其他化合物制作人工结石的方法也很多,但总体而言,要么其制作的人工结石的物理性质不够典型,尽管其制作方便简单,要么物理性质类似于自然结石,但制作方法过于繁杂,成本也高,不便或无法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缺陷,设计、研制一种人造结石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人造结石制备方法,其步骤在于:
(1)二块模板上的带有半圆缺口的一侧相互拼接,用螺栓固定,然后并放在底板上,形成模具;
(2)选取制备人造结石的材料,即六水硫酸钙占重量百分比80-95%,1%0聚丙酰胺占重量百分比为15-5%;
(3)将六水硫酸钙、1%0聚丙酰胺快速搅拌混匀;
(4)然后放入模具上的圆柱形孔内;
(5)用一块边缘光滑平直的塑料板将凸出孔径外的浆料刮平后自然风干;
(6)在圆柱形孔内的浆料充分固化卸下螺母,分离模型石模具,取出模型石,即人造结石。
本发明的优点和效果在于通过采用一种简单实用的制备方法,制造出一种物理性质类似于一水草酸钙结石的人工结石。由于这种制备人方法制备的人工结石与临床最常见的一水草酸钙结石较为类似,因此采用本发明制备方法出来的人工结石用来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机效能检测能够得到逼真的检测数据,有利于准确评价其效能状况。此外,由于这种制备人工结石的方法方便简单,因此便于普及,进而推广应用,各研究单位、厂家、尤其是临床体外碎石机操作者均可掌握。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所用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制作过程示意图。
图3——本发明制备得到的人造结石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
模具的制作:
由两块分别在一侧带有半圆缺口的模板构成,还有一块为底板;二块模板上的带有半圆缺口的一侧相互拼接,用螺栓固定,然后并放在底板上,形成模具。模板和底板的材料是透明树脂,模板的两侧具有两个螺母孔,模型石浇注孔的直径为12mm,高度为12mm。
人造结石配方:
六水硫酸钙占重量百分比85-95%,1%0聚丙酰胺占重量百分比为5-15%。人造结石制备过程说明:
实施例1:
如图2、图3所示:
选取六水硫酸钙(CaSO4·6H2O)占重量百分比95%,1%0聚丙酰胺占重量百分比为5%,在烧杯中快速搅拌混匀,以作模型石的浆料;将备好的浆料浇注模具中每个圆柱形孔内,边刮边轻轻震动模具以使浆料充分填满圆柱形孔,并且排出浆料中气泡;用一块边缘光滑平直的塑料板将凸出孔径外的浆料刮平;自然风干,等待圆柱形孔内的浆料充分固化;卸下螺母,分离模型石模具,取出模型石,即人造结石。
实施例2:
选取六水硫酸钙占重量百分比90%,1%0聚丙酰胺占重量百分比为10%,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选取六水硫酸钙占重量百分比85%,1%0聚丙酰胺占重量百分比为15%,余同实施例1。
采用本发明制备出的人造结石物理性质检测:
体积12mm(直径)×12mm,杨氏模量:6.92GPa,剪切模量:2.50GPa,韦氏硬度:86.0kg/mm2,压力破碎强度:14MPs,张力破碎强度:2.0MPs。
采用本发明制备的人造结石经过物理性质检测,得到其物理性质类似于或最接近于临床上最常见的一水草酸钙结石的数据,显然,比现有简单实用的技术的人造结石更适合应用于体外冲击波碎石机效能的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未经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43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淬锰渣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多功能保温砂浆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