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路用隔热沥青混合料及其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84534.6 | 申请日: | 2010-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76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军;赵鹏;艾涛;王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6/26 | 分类号: | C04B26/26;C04B18/08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郑建 |
地址: | 710064***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热 沥青 混合 料及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道路铺筑的沥青混合料,特别是一种具有隔热 功能的路用沥青混合料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沥青混合料是对温度非常敏感的材料,外界环境的变化使路面结构内产 生不稳定热流,构成了路面结构的温度场。由于层状路面材料感温性能的差 异、各结构层之间的相互约束、以及狭长路面体沿路线方向上的约束,路面 体内产生温度应力。对沥青混合料来说,温度的变化会导致其性能有较大的 差异,在不同温度域的破坏模式有很大的不同:在低温温度域,沥青路面的 破坏主要是由于温度降低过快或者温度反复降温等原因产生的开裂;在高温 温度域,沥青混合料的劲度模量很低,混合料的破坏模式主要是失去稳定性, 产生车辙等流动变形。据统计,我国夏季某些地区的最高气温达40℃以上, 当采用沥青混合料作为路面面层时,其内部温度可高至60℃,面层长期处 于高温状态致使面层与基层的粘结性下降及沥青老化加速,大大降低了路面 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针对如上所述的路面面层材料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 一种具有隔热功能的路用沥青混合料及其生产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发明采取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路用隔热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制得的该路用隔热沥青混合料 由下列原料及其体积百分比组成:
石灰石集料:26%~49%,多孔玄武岩集料:31%~37%,粉煤灰漂珠: 11%~23%,石灰石矿粉:1%~4%,SBS改性石油沥青:8%~10%,上 述原料的体积百分比之和为100%;
其中,石灰石集料的粒度为0.075mm~13.2mm,多孔玄武岩集料粒度为 9.5mm占13%~16%,多孔玄武岩集料粒度为4.75mm占18%~21%,粉 煤灰漂珠粒度为0.15mm占4%~7%,粉煤灰漂珠粒度为0.075mm占5%~ 10%,粉煤灰漂珠粒度小于0.075mm占2%~6%。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石灰石集料的体积百分比不变,多孔 玄武岩集料粒度为9.5mm占13%~15%,多孔玄武岩集料粒度为4.75mm 占18%~20%,所述的粉煤灰漂珠粒度为0.15mm占4%~6%,粉煤灰漂 珠粒度为0.075mm占7%~9%,粉煤灰漂珠粒度小于0.075mm占3%~5 %,石灰石矿粉:2%~4%,SBS改性石油沥青为9%~10%。
根据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石灰石集料占37%;所述的多孔玄 武岩集料粒度为9.5mm占14%,多孔玄武岩集料粒度为4.75mm占19%, 所述的粉煤灰漂珠粒度为0.15mm占5%,粉煤灰漂珠粒度为0.075mm占8 %,粉煤灰漂珠粒度小于0.075mm占4%,石灰石矿粉:3%,SBS改性石 油沥青为10%。
上述路用隔热沥青混合料生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185℃条件下将石灰石集料、多孔玄武岩集料、石灰石矿粉和粉煤灰 漂珠烘干24小时;其中,石灰石集料的粒度为0.075mm~13.2mm,多孔玄 武岩集料粒度为9.5mm和4.75mm,粉煤灰漂珠粒度分为0.15mm、0.075mm、 小于0.075mm;
将石灰石矿粉与小于0.075mm粉煤灰漂珠按配方混合,在170℃条件下 将其与SBS改性石油沥青混合并拌和均匀;最后加入石灰石集料、多孔玄 武岩集料、和粒度为0.15mm和0.075mm粉煤灰漂珠拌和均匀,得到路用 隔热沥青混合料。
本发明制得的路用隔热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稳定度等力学性能,满 足《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密级配沥青 混合料相关技术标准,因此,该路用隔热沥青混合料完全可以在道路面 层中使用;并且具有隔热功能,能够阻碍热量在沥青路面结构中的传递, 提高路面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优选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45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