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线路监视装置和光线路监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84857.5 | 申请日: | 2007-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089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中岛俊彰;安原贤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藤仓 |
主分类号: | H04B10/08 | 分类号: | H04B10/08;H04L12/2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伟;陈桂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路 监视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对连接试验装置、分离器、终端装置之间的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传送路等光分支线路中产生的故障进行监视的光线路监视装置和光线路监视方法、在光纤线路的通信发生故障时能大幅度缩短该故障的恢复时间的光纤线路自动监视系统和自动监视方法、进行由PON构成的光传送线路的异常检测的光传送线路监视装置、光传送线路监视方法、光传送线路监视程序。
本申请对于2006年2月3日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第2006-26763号、2006年10月26日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第2006-291085号,主张优先权,在这里引用其内容。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一种对借助连接在试验装置上的分离器(splitter)而与终端装置连接的光线路的状态进行监视的技术(专利文献1、2)。
在这些技术中,通过从试验装置经由光线路对终端装置射出光信号,测定从该终端装置反射的反射光的强度的变化,来判定在与哪个终端装置连接的光线路中发生了故障。
可是,在专利文献1、2所记载的技术中,当多级连接了分离器,光线路分支时,如果在第一级和第二级的分离器之间的光线路中发生了使反射光衰减那样的故障,则来自与该光线路连接的全部终端装置的反射光的强度都会受到影响。因此,无法取得是在第一级的分离器和第二级的分离器之间的光线路中发生故障、还是在第二级的分离器和终端装置之间的光线路中发生故障的信息。即,存在着无法确定发生了故障的光线路的问题。
此外,近年来伴随着CATV(Cable Television)网的普及和因特网的宽带化等通信的高速和大容量化,使用了光缆的光纤线路网正以全国规模的方式普及。因此,为了维持光纤线路的可靠性,该监视系统的重要性增加。以下,说明现在的光纤线路的监视系统的例子。
当在光纤线路网中发生了通信故障时,通过从集合了数千光纤的光中继连接装置之中,将光脉冲试验装置与发生了故障的光纤线路连接,并观测OTDR(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r)波形,从而来探索光纤线路中的光纤的故障位置和情况(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4)。
即,光脉冲试验装置和成为监视对象的光纤线路的连接,通过人手来进行。可是,由于在1次的OTDR测定中约花费1分钟以上,所以为了使故障应对变得迅速,需要缩短从故障发生到将光脉冲试验装置与光纤线路连接的时间。
此外,在以往的光纤线路的监视系统中,也可以通过自动心线切换装置(机械方式(mechanical)的光开关),选择性地将与光纤线路连接的方向性耦合器、和OTDR的试验端连接起来。
作为一个例子,图30表示以往的监视光纤线路的光线路监视系统的结构例。图30所示的光线路监视系统中,维护中心1110的管理服务器1111通过通信线路1100可建立通信地与光线路监视装置1120连接。光线路监视装置1120是自动进行成为试验对象的光纤线路1001内的光纤1003的试验和故障判定的装置,在光线路监视装置1120内具有:控制光线路监视装置1120的全体的控制器1121、利用后方弥散光进行光纤的损失测定与故障及故障位置的检测的OTDR试验装置(包含光源)1122、切换进行试验的光纤的光开关(光SW)1123、和为了OTDR试验而注入试验光脉冲的耦合滤光器1124。因此,如果使用图30所示的光线路监视装置1120,则可充分缩短从光纤线路1001的故障发生至探索到光纤1003的故障位置的时间,但优选缩短从故障发生到光脉冲试验开始的时间。
另一方面,宽带中使用监视线路状况的状态监视装置(网络监视装置),来经常把握通信状态,从而具有在发生了通信故障时,将其作为自动警报输出的功能。此外,全国的很多CATV系统中有一种干线使用光纤线路、到用户的终端的一部分使用同轴线缆的HFC系统。这样的CATV系统在发生故障时,从状态监视装置自动发生警报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藤仓,未经株式会社藤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48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成像装置和成像方法
- 下一篇:由车辆使用者抓握的门辅助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