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共轨喷油器的电磁阀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84980.7 | 申请日: | 2010-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521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尤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亚新科天纬油泵油嘴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06 | 分类号: | F16K31/06;F16K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王正茂;张相午 |
地址: | 1000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喷油器 电磁阀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阀,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共轨喷油器的电磁阀。
背景技术
高压共轨系统利用较大容积的共轨腔将油泵输出的高压燃油蓄积起来,并消除燃油中的压力波动,然后再输送给每个喷油器,通过控制喷油器上的电磁阀实现喷射的开始和终止。高轨压下,为了实现快速响应和产生大的电磁力,衔铁和电磁阀磁极间的间隙很小。衔铁的升程也很小,约在50um的范围内。现有技术中的标准电磁阀平行导向衔铁以防止衔铁外缘和电磁阀磁极有任何接触。磁极和衔铁间的接触会导致零件接触表面损伤并且剩磁作用力会引起性能不稳定。但平行导向衔铁需要导向结构尺寸精确且公差很小。因此,平行导向加工昂贵,并且对清洁度敏感且容易磨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缺陷,通过采用非平行运动且无需导向结构的衔铁使得电磁阀工作更加稳定,且造价相对较低。
本发明的应用于共轨喷油器的电磁阀,用于控制喷油器喷油启动和结束,包括阀体、阀芯以及衔铁,阀芯位于阀体的容腔内,阀芯磁极的相应位置处缠绕线圈用于通电时驱动所述电磁阀,衔铁与阀芯磁极间隙配合,衔铁一侧与阀体径向定位连接,另一侧与阀体弹性连接,使得在电磁阀断电后衔铁产生非平行运动,从而施加给电磁阀球体一个偏心转矩,使其偏压在阀座上。
其中,径向定位连接具体为:衔铁一侧设定位销,定位销与阀体过盈配合,定位销伸出阀体部分穿设于衔铁的定位孔中,定位销与衔铁间隙配合以允许衔铁在一定范围内运动。
其中,衔铁另一侧、衔铁与阀体之间设弹簧,弹簧相对于球体坐落的阀中心具有一定的偏移,电磁阀断电时弹簧力将衔铁压向球体,对球体产生偏心转矩,使得球体与阀座密封;电磁阀通电后,阀芯磁极吸合衔铁,衔铁沿与阀体的接触线翻转并压缩弹簧,使得球体与阀座分离。
其中,衔铁为平板结构,衔铁内设有垂直贯通的过油孔,用于衔铁运动时提供一侧至另一侧的直通油路;衔铁上表面设有过油沉槽,用于使燃油顺畅流入所述过油孔和衔铁周围。衔铁上表面还设有微型沉槽,微型沉槽与过油沉槽垂直设置。衔铁上表面还设有用于衔铁限位的台阶。
其中,阀芯可以呈U型,包括外部磁极和内部磁极,线圈缠绕在内部磁极上;阀芯还可以呈壶型,包括内部磁极和外部磁极,线圈缠绕在内部磁极上。
其中,衔铁与球体之间可以设导向顶杆,用于传递衔铁施加于球体上的压力;衔铁与球体之间还可以设非导向顶杆,非导向顶杆可在衔铁背面滑动,用于当衔铁运动至座面或限位面时减小冲击力。
其中,球体与阀座适配连接,球体与阀座接触面为球面或平面。
其中,阀芯与阀体的连接可以具体为:阀芯两侧设凸部,阀芯通过垫圈与阀体固定连接且所述垫圈卡接固定于阀芯凸部处。
其中,阀芯和衔铁的材料可以为镍钼铁合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电磁阀中的衔铁为非平行运动且不需导向结构,通过分设两侧的弹簧和定位销的作用,可对球体产生转矩并使衔铁和电磁阀阀体稳定接触,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平行导向衔铁加工昂贵、并且对清洁度敏感且容易磨损的弊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电磁阀驱动的共轨喷油器剖视图(示出了喷油器与电磁阀的位置关系以及相应的结构特征);
图2是本发明电磁阀实施例1的剖视图(U型阀芯结构);
图3是本发明电磁阀阀体的仰视图(未安装衔铁);
图4是本发明电磁阀衔铁俯视图;
图5是图4的剖视图;
图6是与图5截面相正交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电磁阀实施例2的剖视图(壶型阀芯结构);
图8是壶型电磁阀的仰视图(未安装衔铁);
图9是本发明电磁阀实施例3的剖视图(示出了顶杆的另一种结构);
图10是本发明电磁阀实施例4的剖视图(示出了球体与阀座的接触面为平面);
图11是本发明电磁阀阀体与阀芯连接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电磁阀的仰视图。
结合附图在其上标记以下附图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亚新科天纬油泵油嘴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亚新科天纬油泵油嘴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49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