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宽带全介质多层膜反射衍射光栅及其设计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85309.4 | 申请日: | 201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871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汪剑鹏;晋云霞;刘娜;李淑红;范正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B5/18 | 分类号: | G02B5/18;G02B2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张泽纯 |
地址: | 2018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宽带 介质 多层 反射 衍射 光栅 及其 设计 方法 | ||
1.一种宽带全介质多层膜反射衍射光栅,包括基底,由高折射率材料(4)和低折射率材料(5)周期交替的高反膜层(6)和光栅层(1),其特征是:在所述的高反膜层(6)和光栅层(1)之间还有匹配层(3)和剩余膜层(2),所述的匹配层(3)的材料折射率与所述的高反膜层(6)中的低折率材料相同,所述的光栅层(1)和刻蚀剩余膜层(2)的材料折射率低于所述的高折射率材料(4)的折射率,所述的光栅层(1)的周期、占空比、刻蚀深度、剩余膜层(2)的厚度、匹配层的厚度和用于高反膜层(6)制备的控制波长的取值是关联的并通过多参数优化设计来确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带全介质多层膜反射衍射光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反膜层(6)的高折射率膜层(4)材料为TiO2或Ta2O5,低折射率膜层(5)材料为SiO2,每一膜层的光学厚度为四分之一参考波长,所述的匹配层(3)的材料为SiO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宽带全介质多层膜反射衍射光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栅层(1)和刻蚀剩余膜层(2)的材料为HfO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带全介质多层膜反射衍射光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反膜层(6)中高折射率膜层(4)和低折射率膜层(5)的交替重复次数不小于9次。
5.一种宽带全介质多层膜反射衍射光栅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①选定高反膜(6)中高折射率膜层(4)和低折射率膜层(5),匹配层(3)的折射率,光栅层(1)以及剩余膜层(2)的材料折射率,设定光栅的使用角度,并设定优化的波长范围和波长间隔;
②选择参与优化的光栅参数包括光栅的周期(Λ)、占空比(f/Λ)、光栅层厚度、顶层剩余厚度、匹配层厚度和用于控制高反膜中膜层厚度的参考波长,并设定每个参与优化的光栅参数的初始值,最小取值和最大取值;
③采用傅立叶模式理论中光栅衍射效率,确定评价函数为所需设计波长带宽内选出的每个波长的反射衍射的-1级衍射效率与目标衍射效率的均方差值,评价函数为:
其中:其中:是每一组光栅参数对应入射波长λi的反射衍射的-1级衍射效率,优化目标衍射效率设定为100%,N为选择计算的入射波长数量;
④计算每组光栅参数的评价函数值;
⑤判断评价函数值是否满足要求,如果满足要求,停止优化设计;
⑥如果没有满足要求,改变参与优化的光栅参数的数值,重复步骤④和⑤;
⑦直到评价函数满足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530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终端及其通信方法
- 下一篇:具有用于无线传输电能的装置的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