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框式面板制造方法及其产品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85381.7 | 申请日: | 201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28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张祐严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榕增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00 | 分类号: | G09F9/00;B29C4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刘昌荣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框式 面板 制造 方法 及其 产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框式面板制造方法。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该无框式面板制造方法制造的无框式面板。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面板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广泛涉及电视、电脑、手机、相机、导航设备、笔记型计算机、电子书等数码产品领域,通过面板与显示器组件的组接,能够实现观看、阅读和具体操作等功能。
现有的面板为有框式,所谓有框式,是指该面板具有独立于面板本体的边框。该面板是由面板本体和内、外框组接而成,其具体结构如图1、图2所示,包括一玻璃材质的面板本体11、一内框12和一外框13,面板本体11为玻璃板,组装于内框12的框体内,内框12与外框13相配合,并组装于外框13的框体内,内框12的两侧边缘成型有组装件120,以供内框12与显示器组件(图中未视)组接,内框12的四周边缘另成型有档边121,为面板本体11安装于内框12内提供定位,其制造方法为在内框12的上表面涂布光学胶,以胶合面板本体11与内框12,在内框12的下表面或外框13的上表面涂布一层光学胶,以胶合内框12与外框13,如此制造而成的有框式面板10自上而下包括面板本体11、内框12、外框13和两层光学胶一共五层结构,该面板基本结构即多达五层,若作为触控面板使用,还要再贴设导电膜、光学膜、印刷或贴设标识物,整体结构的复杂性及其制作加工的烦琐,对于产业实用性而言并不符合要求。
上述现有的有框式面板10及其制造方法的不足在于:
1、结构复杂,厚度较厚。至少包括面板本体11、内框12、外框13和两层光学胶一共五层结构,结构比较复杂,且因为层数太多,导致面板的厚度厚,重量大,不符合电子产品小巧轻薄的发展趋势。
2、工艺复杂,成本高,良品率低。该面板本体11为玻璃材质,而内、外框12、13为塑料材质,不同材质之间无法实现一体成型,因此该有框式面板10需由面板本体11、内框12和外框13多个构件组接而成。这要经历至少两次涂胶、胶合的工艺,需要投入多条生产线,会增加成本支出,且涂胶时难以保证涂布光学胶的均匀性,胶合时也存在定位准确度的问题,这样的制造方法既费工又费料,且良品率并不高。
3、该有框式面板在使用时具有视觉缺陷。面板本体陷于内框的框体内,内、外框的存在造成明显的视觉区域限制,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长时间的注视会令人感到不舒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框式面板制造方法,它工艺简单,成本低,产能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无框式面板制造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射出步骤,利用射出压缩成型方法一体成型一包括边缘部和显示区的透明面板本体;
第二射出步骤,利用射出压缩成型方法在上述面板本体的边缘部成型一供面板组接的组接件,使面板本体和组接件成为一体成型结构。
所述第一射出步骤和第二射出步骤可以接续进行,也可以颠倒顺序。
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至少一镀导电膜步骤,在面板本体成型有组接件的一面镀至少一层导电膜。
所述方法还包括至少一镀光学镀膜步骤,在面板本体相对于成型有组接件的另一面镀至少一层光学镀膜。
所述方法还包括至少一印刷步骤,在面板本体相对于成型有组接件的另一面印刷形成至少一印刷层。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上述方法制造的无框式面 板,它结构简单,厚度薄,重量轻。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无框式面板,包括一塑料面板本体和一塑料组接件,该面板本体包括四周边缘部和中间显示区,该组接件直接成型于面板本体四周的边缘部,并与面板本体成一体式结构。
所述面板本体经由第一射出步骤加工而成,所述组接件经由第二射出步骤直接成型于面板本体的边缘部,使面板本体与组接件成为一体结构。
所述无框式面板为触控面板,且至少一层导电膜镀于该面板本体成型有组接件的一面。
所述无框式面板本体相对于成型有组接件的另一面形成有至少一层光学镀膜和至少一印刷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无框式面板制造方法及其产品,具有下列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榕增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榕增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53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接地引下线
- 下一篇:一种N-乙基-2,2-二异丙基丁酰胺的合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