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自动电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85738.1 | 申请日: | 201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21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柯信呈;林卓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02 | 分类号: | G01R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电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全自动电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表可概分为电子LCD液晶显示及机械量表两种,一般泛见的机型其除体上量表明显示差异外,均配设有多段功能切换的操作旋钮,及其旁边设有的功能标示,供使用者可随所要检测项目。
不过,透过手动调拨切换选择相关测电性质及符号于待测大小范围的档位的量测方式,事实上仍需对量电上具有相当判断能力方可为之,若初学者或不熟悉操作则会因档位选定不准而致所量值数值错误,甚或严重用在高电压或高电流选择错位会使表体损坏,并危及到操作者自身安全。惟市面虽有自动型电表的出现,以解决操作者调档测电的缺点,但现今无论是电子LCD液晶显示或机械量表,在结构设计上,仍以于量测前透过手动调拨切换选择相关测电性质及符号于待测大小范围的档位的量测方式,对操作者来说较为简便与一目了然,不过,该手动调拨切换选择的操作旋钮设计行之有年,一成不变,为使全自动电表的操作介面能有更人性化,同时保有操作简单且迅速,本案发明人再深入研发改良,以提供一种新的全自动电表操作介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全自动电表。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发明一种全自动电表,包括一量测主体,该量测主体上包括设有一选择量测项目的旋盘、一显示器及一切换摇杆,其中该旋盘供操作者操作前透过该旋盘选择量测电流、电压、电阻或二极管等其中一种量测模式,该显示器用以显示旋盘所选择的量测模式各项资讯及量测后的数据,而该切换摇杆则用以切换上述量测模式的各项资讯,并于显示器上显示。
实施时,该量测主体上端并设有一电流夹供收纳一载流体。
实施时,该量测主体上供插设测试探针的插孔。
实施时,该量测模式的各项资讯包括直流、交流、最大值、最小值和/或范围等。
实施时,该切换摇杆包括上、下、左和右的方向拨动模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的全自动电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为便于对本发明能有更深入的了解,兹藉一实施例详述于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全自动电表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全自动电表量测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全自动电表切换量测模式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拨动切换摇杆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量测主体;11-插孔;2-旋盘;21-各项资讯;22-数据;3-显示器;4-切换摇杆;5-电流夹。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4,图式内容为本发明全自动电表,其包括一量测主体1,该量测主体1上包括设有一选择量测项目的旋盘2、一显示器3及一切换摇杆4。
该量测主体1上端并设有一电流夹5供收纳一载流体,该量测主体1上供插设测试探针的插孔11。该旋盘2供操作者操作前透过该旋盘2选择量测电流、电压、电阻或二极管等其中一种量测模式,该显示器3则用以显示旋盘2所选择的量测模式各项资讯21及量测后的数据22,该量测模式的各项资讯21包括直流、交流、最大值、最小值、范围等,而该切换摇杆5则用以切换上述量测模式的各项资讯21,其包括以上、下、左、右的方向拨动模式,并于显示器3上显示。
实施时,操作者将旋盘2旋动至所欲量测的档位后,即可透过测试探针或电流夹5进行量测,而操作者透过上、下、左、右等方向来拨动切换摇杆4,即可切换上述量测模式的各项资讯21,并透过显示器3显示量测后的数据22。
因此,本发明透过切换摇杆的结构设计,使用者透过上、下、左、右拨动方式即可清楚得知所量测的数据,使操作介面能有更人性化,同时保有操作简单且迅速的优点。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及所运用的技术手段,根据本文的揭露或教导可衍生推导出许多的变更与修正,若依本发明的构想所作的等效改变,其所产生的作用仍未超出说明书及图式所涵盖的实质精神时,均应视为在本发明的技术范畴之内。
依上文所揭示的内容,本发明确可达到发明的预期目的,提供一种全自动电表,具有产业利用与实用的价值无疑,依法提出发明专利申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瑞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57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