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谵语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86119.4 | 申请日: | 2010-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292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峰;王文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一和浦(北京)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K36/904;A61K9/20;A61K9/48;A61K9/14;A61K9/16;A61K9/00;A61P25/00;A61K31/125;A61K33/06;A61K33/26;A61K33/28;A61K3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谵语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谵语的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药的治疗谵语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谵语是患者在神智不清的情况下胡言乱语的症状,多属实证,见于高热或温邪入于营血、“邪犯心包”等。谵语是急性热病中病邪累及心神出现的一个症状。谵语者,语言狂妄也。如颠倒错乱,语出无伦,妄有所见,神志失常,谓呢喃而语也。轻者,睡中呢喃;重者,不睡亦语言差谬。谵语既有虚实之分,亦有轻重之别。实则易治,虚则难挽;脉和者易愈,脉短者难生;六腑病治之易效,五脏病预后不佳。近年临床发病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
现代医学针对临床某一症状治疗,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找不到合适的治疗方法,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基于中医治疗谵语的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原则,标本兼治,虚实并治,内外通调,缓急兼收,筛选出熄风止痉、清热镇惊、凉血解毒的天然植物药,根据中医理论组方,按照一定的重量配比制备而成。提供一种疗效显著、成本低廉、毒副作用极小的治疗谵语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上述中药组合物加入制备不同的剂型时所需的各种常规辅料,例如崩解剂、润滑剂、黏合剂等以常规的中药制剂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的口服制剂,例如可以是:丸剂、胶囊剂、片剂、散剂、颗粒剂或口服液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什克服以上所述的缺憾,提供一种疗效显著、成本低廉、几乎无毒副作用的治疗谵语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所要的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途径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治疗谵语的中药组合物,主要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珍珠母1~50份、朱砂1~30份、代赭石1~30份、牡蛎1~50份、酸枣仁1~50份、石决明1~100份、石菖蒲1~100份、熟地黄1~120份、何首乌1~120份、当归1~120份、白芍1~120份、芦根1~120份、龙骨1~50份、琥珀1~50份、合欢皮1~100份、灵芝1~50份、紫贝齿1~50份、天麻1~50份、樟脑1~30份、陈皮1~120份、青皮1~100份、枳实1~100份、莱菔子1~120份、郁李仁1~100份、石膏1~150份、知母1~100份、栀子1~100份、葛根1~100份、天花粉1~120份、瓜蒌子1~120份、枳壳1~100份、川楝子1~120份、广木香1~100份、沉香1~50份、黄芩1~100份、黄柏1~100份、黄连1~100份、大黄1~100份、明党参1~120份、沙参1~120份。
优选为:
珍珠母15份、朱砂10份、代赭石10份、牡蛎15份、酸枣仁15份、石决明20份、石菖蒲30份、熟地黄30份、何首乌30份、当归30份、白芍30份、芦根30份、龙骨15份、琥珀15份、合欢皮20份、灵芝15份、紫贝齿15份、天麻15份、樟脑10份、陈皮30份、青皮15份、枳实30份、莱菔子30份、郁李仁20份、石膏30份、知母15份、栀子20份、葛根30份、天花粉30份、瓜蒌子30份、枳壳20份、川楝子30份、广木香20份、沉香15份、黄芩30份、黄柏20份、黄连20份、大黄20份、明党参30份、沙参20份。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各组分的重量份用量还可以是:
天门冬1~100份、麦门冬1~100份、百合1~100份、女贞子1~100份、鳖甲1~50份、龟甲1~50份、金樱子1~50份、芡实米1~50份、益母草1~120份、红花1~50份、桃仁1~50份、牛膝1~100份、杏仁1~50份、百部1~50份、葶苈子1~50份、泽泻1~50份、玄参1~100份、牡丹皮1~120份、赤芍1~100份、紫草1~50份。
优选为:
天门冬20份、麦门冬20份、百合20份、女贞子20份、鳖甲15份、龟甲15份、金樱子15份、芡实米15份、益母草30份、红花15份、桃仁15份、牛膝20份、杏仁10份、百部15份、葶苈子15份、泽泻15份、玄参20份、牡丹皮30份、赤芍30份、紫草15份。
本发明的上述中药组合物加入制备不同剂型时所需的各种常规辅料,例如崩解剂、润滑剂、黏合剂等以常规的中药制剂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的口服制剂,例如可以是丸剂、胶囊剂、片剂、散剂、颗粒剂或口服液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一和浦(北京)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泰一和浦(北京)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61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