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孔隙率可控的仿生支架的构建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86215.9 | 申请日: | 201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802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23 |
发明(设计)人: | 胡庆夕;钱懿;姚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G06T17/00;A61F2/2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何文欣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孔隙率 可控 仿生 支架 构建 方法 | ||
1.一种孔隙率可控的仿生支架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操作步骤如下:
(1)使用Micro-CT对所选自然骨进行整体扫描:
使用Micro-CT对所选自然骨整体进行整体扫描,以获得自然真实骨的微观三维微孔结构信息和三维空间位置密度信息的断面图像;
(2)利用阈值法将Micro-CT数据处理为二值化的图像:
对上述各Micro-CT扫描获得的断层图像使用阈值法进行二值化处理,得到仅有黑白两种灰度的图像;
(3)重建自然骨的松质骨多孔结构模型:
在上述灰度图像中,选取其中松质骨的图像区域,设定生成的三维模型参数值后,便可获得由数字资料构建的松质骨多孔结构模型;
(4)使用Mimics软件计算模型的孔隙率及贯通率:
将三维重建后的松质骨多孔结构模型导入Mimics软件中进行计算,得到相关参数;
(5)UG NX下建立单元体模型:
建立按此孔隙率建立孔隙结构良好的参数化单元体模型;
(6)对单元体进行镜像处理:
将单元体模型进行整体缩放,得到一个微孔结构完整、尺寸为2x2x2mm的单元体模型;对该单元体模型进行镜像处理,可得到所需的多孔结构模型;
(7)获得支架模型:
建立真实骨的实体模型,将通过镜像处理获得尺寸大于真实骨模型的三维微孔结构模型,与真实骨模型进行布尔求交运算,即得到所需的多孔结构支架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621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体信息监测与处理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套管通孔加工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