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调控虾苗培育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86226.7 | 申请日: | 2010-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285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活;黄翔鹄;李长玲;宋文东;陆家昌;罗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活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茂名市穗海专利事务所 44106 | 代理人: | 李好琚 |
地址: | 5254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调控 培育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调控的无特定病原虾苗培育方法,属于水产育苗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无特定病原动物是指无特定的病毒、微生物或寄生虫存在的动物。无特定病原指特定病原体的具体现状,不针对病原体的抗性或未来病原体的状况。无特定病原是一个病原控制概念,而不是动物遗传上的一种基因型或表现型,与动物的种、品种、变种或品系等遗传学概念存在本质的差别。无特定病原动物的输入将不会导致特定病原体的引进。目前,大多数畜牧品种、实验动物均建立了无特定病原种群,水产养殖动物中的鲶鱼、鲤鱼、鲑鱼、虹鳟鱼、对虾等也有无特定病原种群的报道。
无特定病原虾苗,并不代表不再受病毒感染,还要取决于对虾自身抵抗力和免疫力强弱以及环境条件的优劣。由于在育苗过程中要保证对病原生物的控制,所以无特定病原虾苗培育过程中各环节均需经过彻底的消毒处理,杜绝病原的侵入,这将导致虾苗培育池中生物群落结构和水质特征改变,从而影响虾苗的正常生长,降低对非特定病原抵抗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对虾抗病力、抗逆性的一种生物调控的虾苗培育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生物调控虾苗培育方法是选择不携带病毒WSSV和TSV的亲虾,该方法是选择不携带病毒WSSV和TSV的亲虾,投喂不携带病毒WSSV和TSV的饵料,日投喂量为体重的4~6%,4次投喂,在水温26~30℃、盐度28~32‰和光照强度100~10001x的条件下进行培养达到性成熟;待交配后,将雌虾放入产卵池产卵,所收集的受精卵经冲洗和消毒处理;受精卵在水温28~31℃、盐度20~30‰、pH值7.8~8.6、溶解氧6~10mg/l,经13~18小时孵化成无节幼体,将无节幼体转入育苗用水经处理后的育苗池,幼体密度为20~30万/m3,在无节幼体发育到中后期时,按5×104cell/ml的浓度引入不携带病毒牟氏角毛藻,发育到蚤状幼体时,按1.25×104cfu/ml的浓度引入枯草芽孢杆菌,喂养到全长达0.8~1cm后即可出苗;上述的整个育苗过程中都定期进行PCR检测,保证育苗过程中无特定病原WSSV和TSV。
亲虾的选择和交配:选择个体大,健壮,无外伤;体重♂虾35g/尾以上,♀虾40g/尾以上;不携带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和桃拉病毒(TSV)的对虾为亲虾。亲虾雌雄比为1.5∶1。挑选当晚能产卵的♀虾放入♂虾池中交配,交配的♀虾经200PPM的活力碘消毒3~5分钟后,移至产卵池产卵。
育苗用水的处理:经24小时黑暗沉淀、二级砂滤,砂滤后海水加入次氯酸钠、漂白粉或漂白精,使水中有效氯达到10×10-6~15×10-6,进行消毒处理12小时,然后加入10×10-6硫代硫酸钠中和,除去过量氯气,爆气12小时。
育苗的生物调控:引入牟氏角毛藻和枯草芽孢杆菌,每天定时检查育苗池中牟氏角毛藻和枯草芽孢杆菌浓度,如达不到要求浓度,分别需要补充添加,保持5×104cell/ml浓度的牟氏角毛藻和1.25×104cfu/ml浓度的枯草芽孢杆菌以达到生物调控的效果。
受精卵的冲洗和消毒处理:是先将受精卵放入300目网袋中冲洗3分钟,然后放入含碘量10%的碘伏10~15ppm,消毒2~4分钟。
饵料的消毒处理:亲虾的饵料活沙蚕和鱿鱼必须通过特殊处理并通过检测不携带WSSV和TSV病毒;虾苗的饵料牟氏角毛藻藻种必须是经过技术处理的无菌微藻,培育藻种用水也需经过严格消毒,藻液入池前还需要进行病毒检测,检测合格方能使用。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发明人通过研究,通过水质的综合处理,杜绝特定病原的进入,在育苗体系中引入对人类和养殖对象无致病危害牟氏角毛藻一枯草芽孢杆菌组成的菌藻体系,抑制病原生物(弧菌)生长,降低氨氮和亚硝酸盐氮,改善水质,提高虾苗免疫相关酶活性(AKP、SOD、POD、PO等),增强虾苗抗病力,促进养殖对象生长。本发明具有不含特定病毒、生长迅速、抗病力强、抗逆性强、养殖周期短、养成规格大及均匀、产量高,投资效益好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活,未经李活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62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茶叶萃取杯
- 下一篇:印刷电路板单元和插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