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道内修复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87028.2 | 申请日: | 201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15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前田博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前田博敏 |
主分类号: | F16L55/1645 | 分类号: | F16L55/1645;F16L55/163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道 修复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从内表面来局部修复埋设于地下的下水道的主管道等管路的管道内修复机。
背景技术
埋设于地下的下水道的主管道等管路,以往一直使用陶管、混凝土制的混凝土管以及合成树脂形成的聚氯乙烯管等,但是由于这些管路的老化,或者是由于地下地基的下沉和地面压力的变化,会发生龟裂、破损以及连接部分离等故障。
修复这样的故障处时,以往一直采取将混凝土和溶剂等填充剂填充到龟裂或破损的部分来进行局部修复,或是对故障部分的主管道进行铺设调换等处理。
但是,使用上述填充剂进行填充的修复是暂时的处理,所以存在不得不进行反复修复处理的问题,另外,对故障部分的主管道进行铺设调换的补修是伴随着挖掘工程的大规模的工程,现实中存在着阻碍交通和对附近的居民容易造成不良的影响,存在由于周边的状况而造成工程不能够进行的情况。
因此,近年来,为了解决这种状况,正在开发修复内表面部分的施工方法(以下,称为FRP施工方法):使用层压了玻璃纤维布和无纺布而成的具有伸缩性的圆筒状修复材料,将缠上了该修复材料的管道内修复机从检修孔导入到管道的修复处,压接于故障部分的内周面并使其固化,从而进行修复兼增加强度。
作为可适用于该FRP施工方法的管道内修复机,例如图3所示。
该管道内修复机101的构成为,在主体103的前后的支承板104上以围绕主体103的状态可自由膨胀、缩小地固定具有伸缩性的圆筒状的橡胶套筒102的两侧的端部,通过连结杆105连结上述两支承板104。
另外,橡胶套筒102的内侧表面上设置有陶瓷加热器106。
在前后支承板104的下部分别安装有牵引部件107,同时设置有可支承机体的移动轮子108。
在使用这样结构的管道内修复机101时,预先在橡胶套筒102的外周面缠绕上述修复材料200,在橡胶套筒102缩小的状态下将其插入管道内,使移动轮子108接触管道的底面,从地面向所希望的方向牵引连结于牵引部件107的钢丝绳109,从而使管道内修复机101定位于管道的故障处。
然后,在从地面向橡胶套筒102内供给空气时,橡胶套筒102整体膨胀,橡胶套筒102整体的外周面沿着管道的内周面均匀地压紧,修复材料200被压接在管道的内周面上。而且,当橡胶套筒102膨胀的同时、给陶瓷加热器106通电时,由于陶瓷加热器106发热,橡胶套筒102整体被加热,由此,修复材料200被热固化,而与管道的内表面牢固地粘合在一起。
可是,如上述的以往的管道内修复机,是在用连结杆105连结的上述支承板104上固定上述圆筒状的橡胶套筒102的两侧端部而构成的。主体103整体无挠性,而且主体103的前后呈圆板状,因此,存在着例如由于管路中的管错位等产生了台阶时,主体103的支承板104被该台阶部分卡住,从而不能顺利地移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点而被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不易受管错位等的管路内表面状况的影响,可在管路内更加顺利移动的管道内修复机。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技术方案1中的发明的特征为,包括:主体,其由具有挠性的挠性轴将前后一对圆板状的支承板连结起来而构成;圆筒状的橡胶套筒,其具有伸缩性,围绕着上述主体,将两侧端部分别可自由膨胀、缩小地固定在支承板上;陶瓷加热器,其设置在上述橡胶套筒内;牵引部件以及移动轮子,其分别设置在上述两支承板的下部;弹头状的引导体,其可自由拆装地分别安装在上述主体的前后两端部。在施工前,在上述橡胶套筒的外周上缠绕上规定的修复材料,在该状态下将其插入管道内,使其位于所希望的故障部位后,从地面供给空气从而使上述橡胶套筒膨胀,由于该橡胶套筒膨胀,将上述修复材料压接在管道的内周面而修复故障处。
而且,技术方案2中的发明的特征为,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管道内修复机中,上述引导体由不锈钢制的网构成。
采用技术方案1中的发明,在施工前,在橡胶套筒的外周上缠绕上修复材料并将其插入管道内。
在橡胶套筒不膨胀的状态下,主体由在其前后设置的移动轮子支承,从地面向期望的方向牵引连结于牵引部件的钢丝绳,从而在管道内自由地移动。
此时,即使由于管错位等产生台阶时,弹头状的引导体沿着台阶行进,随着该引导体的行进,主体借助挠性轴可自由地弯曲地行进。
在管道内的规定位置停止该移动,从地面向橡胶套筒内供给空气从而使橡胶套筒膨胀时,使修复材料压接在管道的内周面,同时由于陶瓷加热器的发热,橡胶套筒被加热,浸渗在修复材料中的热固化性粘着剂高速地固化,牢固地粘合在管道的内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前田博敏,未经前田博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70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照明装置
- 下一篇:一种手扶拖拉机锥盘式摩擦离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