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流辅助钛及钛合金波纹管单波连续成形装置及成形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87076.1 | 申请日: | 2010-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66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峰;张凯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D15/06 | 分类号: | B21D15/06;B21D37/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毕志铭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流 辅助 钛合金 波纹管 连续 成形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电流辅助钛及钛合金波纹管单波连续成形装置,所述成形装置包括两个推模(3)、电源(4)、气源(5)、两个膜片(10)、两个弹簧(11)、两个导向杆(12)和两个弹簧反力杆(14),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形装置还包括第一芯轴(2)、第二芯轴(7)、绝缘层(9)和四个绝缘套(13),所述第一芯轴(2)和第二芯轴(7)的外径相同,所述第一芯轴(2)的右端与第二芯轴(7)的左端固接且二者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绝缘层(9)位于第一芯轴(2)和第二芯轴(7)之间,所述两个膜片(10)上下对应竖直设置在第二芯轴(7)上,且均与第二芯轴(7)的轴向垂直,每个膜片(10)的左侧分别固接有一个导向杆(12)和一个弹簧反力杆(14),且导向杆(12)和弹簧反力杆(14)均与第二芯轴(7)平行设置,两个推模(3)上对应开有第一通孔(3-1)和第二通孔(3-2),每个第一通孔(3-1)和第二通孔(3-2)内对应安装有一个绝缘套(13),两个推模(3)上下对应穿装在相应的导向杆(12)和弹簧反力杆(14)上,每个弹簧反力杆(14)上套装有一个弹簧(11),弹簧(11)位于对应的推模(3)和膜片(10)之间,所述第二芯轴(7)的内部沿轴线方向开有中心盲孔(7-1),所述第二芯轴(7)上沿竖直方向对应开有两个第三通孔(7-2),且两个第三通孔(7-2)均与中心盲孔(7-1)相连通,气源(5)与中心盲孔(7-1)相连通,电源(4)的两个输出端的一端与推模(3)连接,另一端与膜片(10)连接,所述电源(4)、推模(3)、模片(10)以及推模(3)模片(10)之间的待成形管坯(1)构成通电回路,所述电源(4)为大功率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辅助钛及钛合金波纹管单波连续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形装置还包括红外测温装置(6),所述红外测温装置(6)与推模(3)和模片(10)之间的待成形管坯(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流辅助钛及钛合金波纹管单波连续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形装置还包括两个密封圈(8),所述第一芯轴(2)外壁上沿圆周方向开有第一环形凹槽(2-1),所述第二芯轴(7)外壁上沿圆周方向开有第二环形凹槽(7-3),第一环形凹槽(2-1)和第二环形凹槽(7-3)内均安装有一个密封圈(8)。
4.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2或3的装置进行钛及钛合金波纹管单波连续成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连续成形方法的工艺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上下对应两个推模(3)和两个膜片(10)同时向待成形管坯(1)移动,直到两个推模(3)和两个膜片(10)的上下表面将待成形管坯(1)的待成形端沿圆周方向紧紧包住;
步骤二、将第一芯轴(2)和第二芯轴(7)由右向左穿装在待成形管坯(1)内,使第二芯轴(7)上的第三通孔(7-2)的轴向位置紧邻模片(10)的左侧;
步骤三、根据推模(3)和模片(10)之间的待成形管坯(1)的横截面尺寸和电阻数据,选择电流参数,电流为1000~20000A;
步骤四、将所述成形装置放置在压力机上,并保持推模(3)两个膜片(10)与压力机和气源(5)绝缘;
步骤五、将电源(4)的电极分别连接到推模(3)和模片(10)上,通电加热,加热速度为10~30℃/s;
步骤六、通过红外测温仪(6)实时测量坯料的温度,并依据其温度实时调整电源(4)的输出电流参数,电源输出电压为4~10V;
步骤七、当推模(3)和模片(10)之间的待成形管坯(1)的温度达到600~1000℃时,向第二芯轴(7)的中心盲孔(7-1)中充入惰性气体,使气压达到0.5~1.5Mpa,中心盲孔(7-1)中的惰性气体通过两个第三通孔(7-2)进入到推模(3)和模片(10)之间的待成形管坯(1)的内壁,推模(3)和模片(10)之间的待成形管坯(1)的内壁受到气压的作用力鼓起,形成初波;
步骤八、通过压力机施压使推模(3)克服弹簧(11)的阻力沿着导向杆(12)向右移动,使初波的高度方向增加,宽度方向缩小,继续充入惰性气体,气压达到2~5MPa,直至波形达到设计尺寸为止;
步骤九、将推模(3)和模片(10)与已成形的波纹管分开,将已成形的波纹移动到膜片(10)的右侧,然后将上下对应两个推模(3)和两个膜片(10)同时向待成形管坯(1)移动,直到两个推模(3)和两个膜片(10)的上下表面将待成形管坯(1)的待成形端紧紧包住;重复步骤三~步骤八,成形下一个波纹,直到待成形管坯形成波纹管为止;
步骤十、然后经断电、卸气压、将推模(3)和模片(10)与已成形的波纹管分开、退第一芯轴(2)和第二芯轴(7)、退推模(3)五个工序,将已经成形的波纹管从模具中脱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707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