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交流接触器的驱动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87580.1 | 申请日: | 201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29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生;常增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47/02 | 分类号: | H01H47/02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郑小军;冯志云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流 接触器 驱动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驱动电路,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交流接触器的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交流接触器(Contactor)又名电磁开关,目前广泛地应用于电力设备的控制,其通过为接触器的线圈提供电流产生磁场,来控制交流接触器的触点(contact)闭合或断开,以达到控制电力设备的目的。因为可快速且频繁地切断或接通大电流电力设备(某些型号的接触器可达800安培)的电源,例如交流380V(伏特),所以经常运用于高启动电流的电动机控制,也可用作控制工厂设备、电热器、工作母机和各样电力机组等电力设备,以实现远距离控制或自动控制电力设备运行的目的。
请参阅图1,其为传统交流接触器的驱动电路示意图。如图1所示,交流接触器包含线圈M及接触开关a(常开式),其中交流接触器的接触开关a与电力设备12串联连接,而交流接触器的线圈M与开关K串联连接,当控制电路11控制开关K导通时,交流电压Vac会经由开关K传递至交流接触器的线圈M而产生磁场,使交流接触器的接触开关a闭合,因此,交流电压Vac会经由交流接触器的接触开关a传递至电力设备12,使电力设备12运行。相反地,当控制电路11控制开关K截止时,交流电压Vac无法经由开关K传递至交流接触器的线圈M,所以交流接触器的接触开关a会断开,使交流电压Vac无法经由交流接触器的接触开关a传递至电力设备12,而停止电力设备12运行。
然而,目前有愈来愈多的自动控制系统及电力设备使用直流电压,若使用传统交流接触器的驱动电路直接将交流电压Vac置换为同等级的直流电压,例如直流380V,使直流电压驱动交流接触器的线圈M时,会导致交流接触器的线圈M过电流而烧毁。因为,交流接触器的吸合电压较高,若用同等级的直流电压来驱动接触器线圈M时,其线圈在稳定吸磁时,接触器线圈会达到饱和,只有较小的直流阻抗,因此会导致接触器的线圈M过电流而烧毁,所以,目前使用直流电压的自动控制系统及电力设备一般使用价格较高直流接触器。
举例而言,电力系统中使用直流电压的紧急供电设备(emergency powersupply,EPS),若要使用交流接触器来控制主回路线路,需要额外增加一个用以产生交流电压的逆变器(未图示),才能正常地驱动交流接触器的线圈运行。此方式需要额外增加一个逆变器(inverter),造成直流电压的紧急供电设备的体积较大、效率较低、运行噪音较大以及成本较高。
因此,如何发展一种可改善公知技术缺陷的交流接触器的驱动电路,实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流接触器(采用交流电压驱动的接触器)的驱动电路,使交流接触器可以使用直流电压驱动而不会造成过电流而烧毁,因此价格便宜且额定电流高于直流接触器的交流接触器可以应用于直流电压的自动控制系统及电力设备,此外,交流接触器吸合时的可靠性可以增加且吸合时的噪音也会降低。本发明的交流接触器的驱动电路应用于直流电压的紧急供电设备时不需要额外增加一个用以产生交流电压的逆变器,即可以正常地驱动交流接触器的线圈运行,所以直流电压的紧急供电设备的体积较小、效率较高、运行噪音较小以及成本较低。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较广义实施方式为提供一种交流接触器的驱动电路,用以驱动交流接触器,其包含:第一开关,与交流接触器的线圈串联连接;第一二极管,与交流接触器的线圈反向并联连接,用以于第一开关由导通状态改变为截止状态时,提供交流接触器的线圈放电路径;直流启动保持单元,直流启动保持单元的输出端与第一开关串联连接,直流启动保持单元的检测端与交流接触器的第一接触开关连接,直流启动保持单元依据第一接触开关的状态选择性地将直流驱动电压转换为第一直流电压或第二直流电压;其中,当交流接触器为未吸磁状态时,直流启动保持单元输出第一直流电压,使第一直流电压经由第一开关传递至线圈而产生磁场;当交流接触器为吸磁状态时,直流启动保持单元输出低于第一直流电压的第二直流电压,使第二直流电压经由第一开关传递至线圈而维持线圈持续产生磁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75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