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树脂/三维夹芯层连织物复合材料的集风筒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87687.6 | 申请日: | 2010-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92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发明(设计)人: | 顾轶卓;肖遥;王绍凯;李敏;贾晶晶;杨中甲;李艳霞;崔盛瑞;张佐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大航晶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11/00 | 分类号: | F03D11/00;B32B5/28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 11121 | 代理人: | 李有浩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树脂 三维 夹芯层连 织物 复合材料 集风筒 | ||
1.一种树脂/三维夹芯层连织物复合材料的集风筒,其特征在于:集风筒采用若干块集风筒单元块(1)按照截面为圆周进行搭接,并在集风筒的轴向中心线方向上形成喇叭形状;
集风筒单元块(1)为框式结构,框底的外面板(15)四周按逆时针方向进行排列为第一翻边(11)、第二翻边(12)、第三翻边(13)和第四翻边(14),第一翻边(11)、第二翻边(12)、第三翻边(13)和第四翻边(14)上分别设有多个通孔(16);框底的内面板(17)作为集风筒的风场流道为光顺面;
所述集风筒单元块(1)的四个翻边的截面从里向外是内面板(17)、中间面板(18)和外面板(15);内面板(17)、中间面板(18)和外面板(15)均由多层织物(布)和树脂经固化处理后形成,固化处理条件中的固化温度低于60℃、固化时间为5小时~10小时;
所述集风筒单元块(1)的框底的截面从里向外是内面板(17)、三维夹芯层连织物A(19)、中间面板(18)、三维夹芯层连织物B(20)和外面板(15);内面板(17)、中间面板(18)和外面板(15)均由多层织物(布)和树脂经固化处理后形成,固化处理条件中的固化温度低于60℃、固化时间为5小时~10小时;三维夹芯层连织物A(19)和三维夹芯层连织物B(20)由三维织物和树脂经固化处理后形成,固化处理条件中的固化温度低于60℃、固化时间为5小时~10小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三维夹芯层连织物复合材料的集风筒,其特征在于:多层织物(布)中的织物(布)为纺织型的平纹布、或者平纹网格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三维夹芯层连织物复合材料的集风筒,其特征在于:多层织物(布)中的织物(布)为非纺织性的双向缝合织物、或者多向缝合织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三维夹芯层连织物复合材料的集风筒,其特征在于:多层织物(布)中的织物(布)为E玻璃纤维单向织物、E玻璃纤维多轴向布、E玻璃纤维平纹布、或者平纹网格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三维夹芯层连织物复合材料的集风筒,其特征在于:树脂采用环氧树脂、不饱和树脂、聚酯树脂、或者双马来酰亚胺树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三维夹芯层连织物复合材料的集风筒,其特征在于:树脂采用双酚A型AHF环氧树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三维夹芯层连织物复合材料的集风筒,其特征在于:内面板(17)至少铺设五层织物(布),其铺设方式为沿织物(布)经线方向叠加铺层、织物经线为30度交叉铺层、织物经线为45度交叉铺层、织物经线为60度交叉铺层、织物经线为90度交叉铺层中的两种方式或两种以上方式进行平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三维夹芯层连织物复合材料的集风筒,其特征在于:中间面板(18)至少铺设三层织物(布),其铺设方式为沿织物(布)经线方向叠加铺层、织物经线为30度交叉铺层、织物经线为45度交叉铺层、织物经线为60度交叉铺层、织物经线为90度交叉铺层中的两种方式进行平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三维夹芯层连织物复合材料的集风筒,其特征在于:外面板(15)至少铺设五层织物(布),其铺设方式为沿织物(布)经线方向叠加铺层、织物经线为30度交叉铺层、织物经线为45度交叉铺层、织物经线为60度交叉铺层、织物经线为90度交叉铺层中的两种方式或两种以上方式进行平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三维夹芯层连织物复合材料的集风筒,其特征在于:鉴于制造工艺和产品部件运输的可行性,集风筒的设计分离面和工艺分离面是一致的,沿轴向中心线从集气端至出气端分别为集气段(100)、收敛段(200)和平稳段(300);该三段之间的长度关系为L1=L2=L3,L1+L2+L3=L,L1表示集气段(100)的轴向长度,L2表示收敛段(200)的轴向长度,L3表示平稳段(300)的轴向长度,L表示集风筒的轴向长度;集风筒的厚度集风筒的收缩比Din表示集风筒的集气口径,Dout表示集风筒的出气口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大航晶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大航晶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768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硬质合金与钢材的电焊焊接方法
- 下一篇:发芽糙米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