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风挡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88257.6 | 申请日: | 2010-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11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发明(设计)人: | 蒋富强;李凯崇;薛春晓;丁录胜;张丽玲;杨印海;达益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7/02 | 分类号: | E01F7/02 |
代理公司: |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2102 | 代理人: | 张晋 |
地址: | 73003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为高立式沙障结构,特别是一种用于防护风沙对铁路等设施影响或破坏的防风挡沙墙,属工程防沙领域中的阻沙技术措施。本发明由埋设于地面上的立柱、其上设置有通孔的挡风墙构成。
背景技术
风蚀是沙漠地区风沙活动的基本表现形式,它不仅形成了沙漠地区的地表形态,而且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如风携带着沙物质降低了大气的能见度,影响交通运输,破坏植物和电线,磨损建筑物和机器,吹蚀土壤表层有机质,降低土壤营养元素等。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加剧,越来越多的土地成为裸露地,从而加剧了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沙漠化过程。土地沙漠化与沙尘暴是影响我国北方地区的重大环境问题,给当地和毗邻地区的居民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面对风沙的袭击,人们最早想到的是阻挡沙丘前进的步伐。最古老的方法是在风沙危害强烈的地方建一道挡沙土墙,阻止流沙的前移。后期随着对风沙运动认识的不断深入,治沙技术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工程防沙措施主要有固沙和阻沙措施,现有的高立式沙障主要有岩土结构沙障、枕木结构沙障、土工合成沙障、植物枝条沙障、植物防护林带等。岩土结构沙障主要有截沙沟、防风挡沙墙等,它们基本都是不透风沙障。当携沙气流经过沙障时,在障前被迫抬升,越过沙障后又急剧下降,这样就在沙障前后产生了强烈的涡旋,消耗了风能,减弱了气流携沙能力,于是在沙障前后形成沙粒的堆积;但其缺点是:施工较为复杂,阻沙效果一般,同时这种沙障还较易被掩埋。枕木沙障主要是利用废弃枕木,直接竖向埋设枕木或先设置混凝土基座再插入枕木来阻沙的一种高立式沙障;这种沙障是废弃的枕木重新利用,但因原料有限,不能大量推广使用,同时枕木随时间的迁移,易腐烂,不适宜长期使用。土工合成材料沙障是一种新型沙障,其结构简单,施工速度快,但抗紫外线辐射能力较差,易损坏。植物枝条结构沙障主要有树枝栅栏、芦苇栅栏等,它们易破损,需及时修补,同时在沙害较为频繁的地区,植被等生物资源较为缺乏,有一定的地域局限性。植物防护林带在阻沙的同时,还能起到改变当地生态环境的作用,是一种长久可靠的方案,但它对自然环境要求较为苛刻;所以在自然环境相对较好的地区,适宜采用该种方法。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高效的半柔性防风挡沙墙,它不仅结构简单,施工速度快,使用寿命也较长,适宜不同地区工程防沙的应用。
中国专利200710050818.4公开的铁路线防风导沙墙,通过在铁路路基迎风的一侧距钢轨2m处的地面设置钢质立柱,在立柱迎风的一侧固定钢质挡风板,挡风板由上、下两部分且互成135度夹角的钢板焊接而成,挡风板向迎风一侧凸起,挡风板下沿与地面的距离为墙体高度的2/5,上沿与列车顶部高度一致,挡风板上、下部分的宽度比例为1∶1。该专利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挡风防沙的作用,但却不能避免砂石掩埋铁路。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01213319.1公开的一种防风固沙装置是由带有大小不一,排列有序圆孔的各类板材,支撑架及固定螺栓进行组合,而构筑成的一个个墙体形状物,由n个这样的墙形状物,按农田防护林网一样分布,与穿插其间人工培植防护林一起,组合成综合防护体系。这种组合型防风固沙装置,同样存在前述专利存在的不足。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200720101199.2公开一种防风栅墙,包括框架,在框架内平行设有至少两个曲面栅板,曲面栅板上开有通风孔。曲面栅板弯曲为C形、S形、Ω形。其中曲面的方向可以为同向也可以交替反向排列。将迎面来处于湍流状态的风分割为多个不同角度的气流并使其相互干扰,这样就充分利用了来风的动力和能量,使其自身的湍动尺度和风压减小,风速降低,从而在栅墙的背风侧形成一个低风速的平流区域,避免了大气环流对栅墙背风侧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干扰。
前述两实用新型专利同样存在前述200710050818.4专利存在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的防风挡沙装置。
本发明防风挡沙装置,由埋设于地面上的立柱、其上设置有通孔的挡风墙构成,其中的立柱上固定有防锈蚀钢丝网,在钢丝网上固定有挡风墙。
本发明的防风挡沙装置中,挡风墙由多个挡风单体组合构成,其中的挡风单体为矩形的由迎风面和背风面构成的双面夹层结构,其中中空夹层厚度为5~15cm,挡风单体的迎风面和背风面上各分别对称开设有至少一个通孔,且单体的迎风面上的孔与背风面上的孔不在同一条轴线上,迎风面上的孔的直径与背风面上孔的直径比为8∶1~1∶1,迎风面与背风面间用支柱隔开。
本发明的防风挡沙装置的实施例中,其挡风单体的迎风面的外表面设置有向外的凸起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82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钻孔灌注桩的湿法接桩方法
- 下一篇:服装标志自动熨烫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