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性振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88295.1 | 申请日: | 2010-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021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1 |
发明(设计)人: | 田栽雨;崔准根;吴和泳;金容振;李京虎;朴锡俊;李光炯;房帝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33/18 | 分类号: | H02K3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性 振动器 | ||
相关申请交叉参考
本申请要求于2009年5月25日向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09-0045437的权益,其公开内容整体结合于此以供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性振动器。
背景技术
线性振动器是一种通过使用产生电磁力的原理将电能转化成机械振动的零件,并通常安装在移动电话中以产生无声振动警报。
随着移动电话市场的快速扩展和添加至移动电话的功能的增加,越来越要求移动电话零件更小且更好。结果,已越来越需要研发出一种能够克服传统线性振动器的缺点并有效改善质量的线性振动器的新结构。
由于具有更大LCD屏的移动电话在过去几年里已变得流行,已存在越来越多的采用触摸屏方法的移动电话,通过该方法,当接触屏幕时产生振动。由于与用于呼入的振动铃音相比,响应于接触而更大频率地产生振动,触摸屏尤其要求线性振动器具有更好的耐用性,并且要求振动更快地响应于触摸屏上产生的接触,以便在接触触摸屏时让用户对感受振动感到更满意。
通常用在移动电话中的传统线性振动器通过使偏心的(失衡的)重块旋转而产生导致机械振动的旋转力。旋转力通过以整撩(rectifying action)方式将电流经由电刷与整流器之间的点接触供应至转子的线圈而产生。
然而,利用这种整流器的电刷式结构由于电机转动时电刷与整流器之间的机械摩擦和电花火(这会导致磨损和黑火药)而具有较短的电机寿命。而且,当电压供应至电机时,由于电机的转动惯量,要花费一定时间才能达到目标振动幅度。因此,难以实现适于触摸屏电话的振动。
另外,尽管线性振动器利用具有预定共振频率的电磁力而通过使用安装在振动器中的弹簧和接合至弹簧的重块产生振动,但是,由于其中安装有线性振动器的移动装置变得更薄所导致的空间限制,难以获得充分的振动幅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简单结构的线性振动器,其能够增大振动幅度。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线性振动器,其包括:基座;线圈单元,其接合至基座;磁体,其接合至线圈单元,从而磁体能够相对于线圈单元相对地移动;以及板簧,其介于磁体与基座之间,并且包括多个板状构件,这些板状构件的中部彼此分开,并且这些板状构件的相应两端彼此接合。
板簧可以包括:第一板状构件,该第一板状构件的中部接合至磁体;以及第二板状构件,该第二板状构件的中部接合至基座。第一板状构件和第二板状构件可以彼此平行。第一板状构件和第二板状构件可以关于其中部对称地弯曲。第一板状构件和第二板状构件可以从其两端向中心对称地倾斜延伸。
板簧可以介于磁体的任一端与基座之间。线圈单元中可以形成有中空部,并且磁体可以插入到该中空部中。
线性振动器可以进一步包括线轴,该线轴接合至线圈单元的中空部,从而线圈单元可以接合至基座,并且其中,磁体插入到线轴中。磁体可以以使得磁体可以水平地移动的方式插入到线轴中。
线性振动器可以进一步包括重块,该重块接合至磁体。线性振动器可以进一步包括磁轭,该磁轭介于磁体与重块之间并且包围磁体。
本发明的其他方面和优点将在随后的描述中部分地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该描述中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通过实践本发明而获知。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线性振动器的透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线性振动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线性振动器的线圈组件的透视图。
图4至图6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线性振动器的组装的透视图。
图7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线性振动器的板簧的透视图。
图8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线性振动器的板簧的平面图。
图9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线性振动器的板簧的透视图。
图10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线性振动器的板簧的平面图。
图1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再一实施方式的线性振动器的板簧的透视图。
图12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再一实施方式的线性振动器的板簧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的图和描述,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
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特定实施方式的线性振动器。与图号无关,用相同的参考标号来表示那些相同或相应的部件,并且省去多余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82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