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激活离线终端的方法、系统及机器类通信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88553.6 | 申请日: | 201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40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周成;李志军;游世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06 | 分类号: | H04W4/06;H04W8/02;H04W60/00;H04W6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田红娟;龙洪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活 离线 终端 方法 系统 机器 通信 | ||
1.一种激活离线终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当触发机器类通信(MTC)终端离线的情形产生时,移动性管理单元在删除该MTC终端的上下文信息或标记为无效前向MTC服务器或中间网元发送所述MTC终端的身份标识;
所述MTC服务器或中间网元接收并保存所述MTC终端的身份标识;
所述MTC服务器需要激活所述MTC终端时,直接或通过所述中间网元向所述移动性管理单元发送离线激活消息,其中携带所述MTC终端的身份标识;
所述移动性管理单元接收所述离线激活消息,根据所述MTC终端的身份标识对所述MTC终端发起寻呼流程,所述MTC终端在离线状态下保存接收寻呼的身份标识,并监听所在小区的广播信道,以响应寻呼实现离线激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触发所述MTC终端离线情形包括所述MTC终端去附着、位置更新失败或附着失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性管理单元接收所述离线激活消息后,在所述移动性管理单元所管辖的所有位置区内发起寻呼流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性管理单元在发送所述MTC终端的身份标识时,同时发送所述MTC终端的最新位置信息;所述移动性管理单元接收所述离线激活消息后,根据所述离线激活消息的内容确定寻呼范围,以在确定的寻呼范围内发起寻呼流程:若所述离线激活消息中包括所述MTC终端的最新位置信息,则寻呼范围限定在所述最新位置信息包含的所有小区,否则寻呼范围限定在所述移动性管理单元所管辖的所有位置区内的小区。
5.如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TC终端的身份标识是全球唯一临时身份码(GUTI)、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或移动性管理单元分配给MTC终端的临时身份标识(P-TMSI或S-TMSI),所述MTC终端的最新位置信息采用追踪区标识、移动性管理单元标识、小区标识或路由区标识表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TC服务器或中间网元保存所述MTC终端的身份标识时,同时保存所述移动性管理单元的地址或标识;所述MTC服务器或中间根据保存的所述移动性管理单元的地址或标识向所述移动性管理单元发送离线激活消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性管理单元在发送所述MTC终端的身份标识时,同时发送所述MTC终端的最新位置信息;所述MTC服务器或中间网元根据所述MTC终端的最新位置信息确定对应的移动性管理单元,向确定的所述移动性管理单元发送离线激活消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网元是MTC中间网关或用户数据服务器。
9.一种激活离线终端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移动性管理单元包括离线信息管理模块和离线寻呼模块,所述信息管理模块用于当触发机器类通信(MTC)终端离线的情形产生时,在删除该MTC终端的上下文信息或标记为无效前,向MTC服务器发送所述MTC终端的身份标识;所述离线寻呼模块用于接收离线激活消息,其中包括所述MTC终端的身份标识,以及根据所述MTC终端的身份标识对所述MTC终端发起寻呼流程;
所述MTC服务器包括离线信息保存模块及离线激活模块,所述离线信息保存模块,用于接收并保存所述MTC终端的身份标识;所述离线激活模块,用于在需要激活所述MTC终端时,直接向所述移动性管理单元发送离线激活消息,其中携带所述MTC终端的身份标识;
所述MTC终端包括离线监听模块,用于在离线状态下保存接收寻呼的身份标识,并监听所在小区的广播信道,以响应寻呼实现离线激活。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触发所述MTC终端离线的情形包括所述MTC终端去附着、位置更新失败或附着失败。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性管理单元的离线寻呼模块接收所述离线激活消息后,在所述移动性管理单元所管辖的所有位置区内发起寻呼流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855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配电站智能运行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面料连接结构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