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吹灰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88732.X | 申请日: | 2010-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63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发明(设计)人: | 郜建松;李绍明;杨利然;张海燕;孙志钦;孟庆凯;高晓红;高跃成;王作红;张玉玲;黄进焕;段彦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J3/02 | 分类号: | F23J3/02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10 | 代理人: | 郭中民 |
地址: | 471003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吹灰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吹灰器,具体来说是涉及一种用于清除管式加热炉对流段中的炉管以及空气预热器中换热管上的积灰的吹灰器。
背景技术
在石油炼制和石油化工领域,随着原油性质的变化、含硫量的增多,管式加热炉对流段中的炉管以及空气预热器中换热管上的积灰结垢问题日趋严重,影响了传热效果。在积灰严重的情况下,炉管和换热管的传热能力大约降低30%~50%;这将使管式加热炉的热效率降低5%以上,而管式加热炉的燃料消耗占石油炼制和石油化工企业总能耗的30%~40%。如何有效地减少炉管和换热管上的积灰,确保炉管和换热管的传热效率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对于延长管式加热炉的开工周期、节约燃料消耗是至关重要的。
目前国内普遍采用吹灰器来清除炉管和换热管上的积灰。中国专利CN201103913Y公开的同步节能高效蒸汽吹灰器,是由电机驱动齿轮副,齿轮副通过连接管驱动吹灰管,使之旋转。电机同时驱动凸轮,凸轮与蒸汽导通阀的阀杆系统相配合,使阀杆系统与吹灰管同步工作。水蒸汽由吹灰管上的喷嘴喷出,清除炉管和换热管上的积灰。国内使用较多的DG-III型蒸汽吹灰器,结构与工作方式与CN201103913Y所述的吹灰器相近,主要区别是使用蜗轮蜗杆而不是使用齿轮副。上述吹灰器存在的问题是,传动系统复杂,使用凸轮和齿轮副或蜗轮蜗杆等传动部件。由于管式加热炉周围运行环境较为恶劣(例如存在酸性气体腐蚀,烟尘、灰尘粘结,雨水侵蚀等),使现有吹灰器在使用过程中传动系统的部件易出现锈蚀、卡涩、损坏,运行故障率较高;使用周期短(使用1年左右即需检修),维护工作量大。另外,现有吹灰器的吹灰管均为单管结构,所设喷嘴的数量相对较少,因而喷射点较少,在吹扫的区域会产生吹灰死角。喷嘴一般均为直喷型,与吹灰管的轴心线相垂直;由于受与吹灰管平行且与之邻近的第1~2排炉管或换热管的阻碍,喷嘴喷射的气流对第3排以后的炉管或换热管吹灰效果较差。这些问题都严重地影响了管式加热炉的长周期、高效运行,制约了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亟待改进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吹灰器,以解决现有吹灰器所存在的运行故障率较高、吹灰区域存在死角、吹灰效果较差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吹灰器,设有进气系统、传动系统、吹灰管和支架,传动系统包括电机、减速器,吹灰管上沿轴向设有两排喷嘴,两排喷嘴之间的夹角为180度,其特征在于:吹灰管设有内吹灰管和外吹灰管,每排喷嘴为交替排列的内吹灰管喷嘴和外吹灰管喷嘴,内吹灰管喷嘴设于内吹灰管上,上部为内吹灰管喷嘴倾斜段,由外吹灰管的管壁伸出,外吹灰管喷嘴设于外吹灰管上,每排内吹灰管喷嘴倾斜段和外吹灰管喷嘴相对于吹灰管的轴心线倾斜设置,倾斜方向一致,两排内吹灰管喷嘴倾斜段和外吹灰管喷嘴相对于吹灰管轴心线的倾斜方向相反,外吹灰管的进气段设有进气孔,内吹灰管和外吹灰管进气段的端部之间设有前封板,内吹灰管和外吹灰管的末端设有后封板,所述吹灰器的进气系统围绕外吹灰管的进气段设有进气筒,进气筒的中部为第二进气腔,第二进气腔与外吹灰管进气段上所设的进气孔和第二进气管相通,进气筒的两端与外吹灰管之间分别设有进气筒密封填料和压盖,在内吹灰管进气段的端部设有第一进气腔,第一进气腔与内吹灰管进气段的端部和第一进气管相通,第一进气管上设有第一电磁阀,第二进气管上设有第二电磁阀,所述吹灰器的减速器为摆线针轮减速器,所述吹灰器的传动系统设有链传动装置,由主动链轮、从动链轮和链条组成,主动链轮与减速器的输出轴相连,从动链轮与外吹灰管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87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