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止输液导管脱落的输液吊瓶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88741.9 | 申请日: | 2010-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63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发明(设计)人: | 付国强;刘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富尔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1/05 | 分类号: | A61J1/05;A61J1/14;A61M5/14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专利事务所 36100 | 代理人: | 张文 |
地址: | 330200 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输液 导管 脱落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具,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止输液导管脱落的输液吊瓶。
背景技术
输液吊瓶是一种分装输液的常用医疗器具,它由瓶体和瓶盖组成。传统输液吊瓶存在以下缺点:1、输液导管是套在瓶体下端的出药管上,输液导管由于重力的作用容易脱落,导致瓶体内的药液大量流出,整个药液报废,影响治疗效果;2、瓶体和瓶盖之间需要通过高强度粘结剂才能粘结在一起,高强度粘结剂的使用有可能污染药液,继而损害患者的健康,引发医疗事故;3、吊瓶下端的出药管的口径较小,比较脆,在发生碰撞之后容易变形或和折断,使整个输液吊瓶报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输液导管脱落、瓶体和瓶盖之间无需采用粘结剂进行粘结、防止吊瓶下端出药管碰撞变形和折断、结构简单的输液吊瓶。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由瓶体和瓶盖组成,在瓶体的下端加工有出药管,在瓶盖上加工有装了阻菌过滤膜的进气口、进药管和加药口,进药管位于进气口和加药口的中间,特征是在出药管的外壁加工有让瓶体下方的输液导管紧紧套住的出药管外凸圆环;在瓶盖的外缘下端加工有让瓶体上端插入的环形内卡孔,在瓶体上端的外边缘加工有瓶体外凸圆环,在瓶盖的环形内卡孔内的外壁上加工有内卡孔内凸圆环,内卡孔内凸圆环与瓶体外凸圆环配合使用形成卡扣,使瓶体和瓶盖牢牢结合在一起。
在瓶体的下端、出药管的外围加工有用于防止外力碰撞到出药管的出药管外挡圈。
在进药管的外壁加工有让瓶体上方的输液导管紧紧套住的进药管外凸圆环。
出药管的外壁和进药管的外壁均被打磨成磨砂状。
本发明由瓶体和瓶盖组成,由于在瓶体下端的出药管外壁加工有出药管外凸圆环,并将出药管外壁打磨成磨砂状,因而瓶体下方的输液导管就能紧紧地套在出药管的外壁,不会从出药管上脱落下来;瓶盖上的环形内卡孔中的内卡孔内凸圆环与瓶盖上的瓶体外凸圆环配合使用形成卡扣,使瓶体和瓶盖牢牢结合在一起,瓶体和瓶盖之间也就无需采用高强度粘结剂进行粘结,从而避免了瓶体内的药液被高强度粘结剂污染,保护了患者的健康,消除了医疗事故;本发明在出药管的外围加工有出药管外挡圈,即采用防碰撞保护设计,从而有效地防止输液吊瓶在周转和运输过程中出药管因输液吊瓶本身的相互碰撞而出现弯曲变形和折断等现象。因此,本发明具有防止输液导管脱落、瓶体和瓶盖之间无需采用粘结剂进行粘结、防止吊瓶下端出药管碰撞变形和折断、结构简单的优点,是一种新型输液吊瓶。
附图说明
图1是150毫升输液吊瓶的剖视图;
图2为250毫升输液吊瓶的剖视图;
图3是图1和图2中A区域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对照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由瓶体1和瓶盖2组成,在瓶体1的下端加工有出药管3,在瓶盖2上加工有装了阻菌过滤膜的进气口6、进药管7和加药口9,进药管7位于进气口6和加药口9的中间,在出药管3的外壁加工有让瓶体1下方的输液导管紧紧套住的出药管外凸圆环4;在瓶盖2的外缘下端加工有让瓶体1上端插入的环形内卡孔11,在瓶体1上端的外边缘加工有瓶体外凸圆环10,在瓶盖2的环形内卡孔11内的外壁上加工有内卡孔内凸圆环12,内卡孔内凸圆环12与瓶体外凸圆环10配合使用形成卡扣,使瓶体1和瓶盖2牢牢结合在一起。
在瓶体1的下端、出药管3的外围加工有用于防止外力碰撞到出药管3的出药管外挡圈5。
在进药管7的外壁加工有让瓶体1上方的输液导管紧紧套住的进药管外凸圆环8。
出药管3的外壁和进药管7的外壁均被打磨成磨砂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富尔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富尔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87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