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汽油烯烃的催化裂化工艺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88906.2 | 申请日: | 2010-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82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柯;王龙延;陈曼桥;张亚西;汤海涛;孟凡东;闫鸿飞;樊麦跃;武立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55/06 | 分类号: | C10G55/06;C10G11/18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10 | 代理人: | 郭中民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汽油 烯烃 催化裂化 工艺 装置 | ||
1.一种降低汽油烯烃的催化裂化工艺,特征在于,步骤为:
1)再生器内的再生催化剂分两路进入反应沉降器,分别与重质进料和劣质汽油进料接触反应,反应后物流进行分离,分离出的反应生成油气进入分馏系统,分离出的待生催化剂进入步骤2);
2)来自步骤1)的待生催化剂进入管式烧焦器进行烧焦再生,再生的催化剂进入再生器中的旋风分离器进行催化剂与烟气分离,分离后的烟气排出再生器,分离后的半再生催化剂进入再生器催化剂密相床进行烧焦再生,再生后的再生催化剂进入到1)。
2.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催化裂化工艺,其特征在于:重质进料和劣质汽油进料分别经喷嘴进入反应沉降与催化剂器接触反应。
3.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催化裂化工艺,其特征在于:重质进料和劣质汽油进料与催化剂逆向接触反应。
4.所述一种降低汽油烯烃的催化裂化工艺,重质进料和劣质汽油进料与催化剂同向接触反应。
5.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催化裂化工艺,其特征在于:重质进料与催化剂同向接触反应,劣质汽油进料与催化剂逆向接触反应。
6.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催化裂化工艺,其特征在于:重质进料与催化剂逆向接触反应,劣质汽油进料与催化剂同向接触反应。
7.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催化裂化工艺,其特征在于:待生催化剂经汽提后进入管式烧焦器下部进行烧焦再生。
8.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催化裂化工艺,其特征在于:进入反应沉降器中的再生催化剂温度为580~650℃,重质原料油与再生催化剂的接触反应时间为0.01~1.0s;反应温度为480~580℃,剂油比为5~30,反应绝对压力为0.15~0.40MPa;劣质汽油与再生催化剂的接触反应时间为0.01~1.0s;反应温度为400~550℃,剂油比为5~30,反应绝对压力为0.15~0.40MPa。
9.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催化裂化工艺,其特征在于:管式烧焦器内的烧焦温度为600~720℃,空气线速为1.0~5m/s,烧焦强度为300~1000kg/t.h,烧焦时间8~40s,再生器催化剂密相床温度为580~650℃。
10.一种降低汽油烯烃的催化裂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再生器、反应沉降器、管式烧焦器,旋风分离器、主风分布管,进料喷嘴,再生器通过重油裂化的再生催化剂输送管和劣质汽油改质的再生催化剂输送管与反应沉降器相连通,反应沉降器的下部设有沉降汽提段,沉降汽提段与管式烧焦器相连通,管式烧焦器与再生器内的旋风分离器相连通。
11.依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催化裂化装置,特征在于:沉降汽提段通过待生斜管与管式烧焦器相连通。
12.依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催化裂化装置,特征在于:再生器设置在反应沉降器上方。
13.依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催化裂化装置,特征在于:重油裂化的再生催化剂输送管和劣质汽油改质的再生催化剂输送管入口设置在再生器催化剂密相床,出口设置在反应沉降器的内,出口与沉降器中的待生催化剂密相床界面的水平高度为2~6米。
14.依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催化裂化装置,特征在于:反应沉降器中的重质进料喷嘴和劣质汽油进料喷嘴出口方向与再生催化剂流动方向相同,进料喷嘴出口端与的再生催化剂输送管出口端平齐。
15.依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催化裂化装置,特征在于:反应沉降器中的重质进料喷嘴和劣质汽油进料喷嘴出口方向与再生催化剂流动方向相逆,进料喷嘴出口端与再生催化剂输送管出口间距为2~6米,进料喷嘴出口位于反应沉降器待生催化剂密相床上方。
16.依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催化裂化装置,特征在于:重油裂化的再生催化剂输送管和劣质汽油改质的再生催化剂输送管均采用横截面为圆形。
17.依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催化裂化装置,特征在于:所述管式烧焦器上设置取热器。
18.依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催化裂化装置,特征在于:所述再生器设置外取热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890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涂层钢板生产用脱脂剂及其配置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治疗子宫肌瘤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