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本区域SIP呼叫控制方法及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89071.2 | 申请日: | 2010-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37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肖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12/18;H04L12/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2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区域 sip 呼叫 控制 方法 及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本区域SIP呼叫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IP语音作为一种高效低价的通信手段,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用户的青睐。现有常用的基于SIP(会话发起协议)的VoIP解决方案都是基于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的架构,各分支结构的语音设备都是利用位于一个中心点的SIP服务器完成呼叫控制、呼叫路由、用户管理等功能。
通常,为了保证在一个SIP服务器(我们称为“主SIP服务器”)出现故障时通信能够正常进行,通过设置备份SIP服务器来接管主SIP服务器,如图1所示例,主SIP服务器和备份SIP服务器一般是一对一的,当主SIP服务器正常工作时,各SIP网关(或SIP终端、SIP用户代理等语音设备)向主SIP服务器发送消息,备份SIP服务器并不能接收到任何终端的信息,当SIP网关在主SIP服务器发生故障时,它向备份SIP服务器发送注册消息并备份SIP服务器提供呼叫控制、呼叫路由、用户管理等服务。然而,由于地域等特性,一旦区域1、2与中心域之间的网络连接中断,区域1、2所有的IP语音将立即处于瘫痪状态。
如图例2所示例,运营商和SIP语音服务提供商尽管可以在区域1、2分别设置另外两个额外的备份SIP服务器2、3,在区域1、2与中心域之间的网络连接中断时以维持SIP呼叫在本区域范围内连续性,但是该解决方案需要额外的成本及服务器维护,性价比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前述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提供一种SIP本区域呼叫控制技术方案,在SIP服务器不可用的情况下,可在局部网络范围内维持一定的SIP本区域呼叫功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这里提供一种网络设备中控制本区域SIP呼叫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检测SIP服务器是否可用;b),在SIP服务器不可用时,在本区域网络范内广播主叫用户的INVITE(请求)消息;c),根据所收到相应的响应消息,控制该SIP呼叫的建立。
前述步骤b)中,网络设备可将所述INVITE消息转发至相应的VLAN(虚拟局域网),以及/或将所述INVITE消息执行本地回环操作。
前述方法进一步包括网络设备接收本区域网络范围内广播的INVITE消息,检查所请求对象是否为本网络设备所服务用户。
根据本发明的另外一个方面,这里提供一种可用于本区域SIP呼叫控制的网络设备,包括:检测装置,用于检测SIP服务器是否可用;发送装置,在SIP服务器不可用时,在本区域网络范内广播主叫用户的INVITE消息;接收装置,用于接收相应的响应消息;处理装置,根据所述响应消息控制该SIP呼叫的建立。
前述发送装置将所述INVITE消息转发至相应的VLAN,以及/或将所述INVITE消息执行本地回环操作。
前述接收装置可进一步接收本区域网络范围内广播的INVITE消息,控制装置检查所请求对象是否为本网络设备所服务用户。
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优势:
在主、备用服务器不可用的情况下,能在一定区域内实现低限度的SIP基本呼叫业务,以应付紧急突发状况。
技术实现简单,仅需要在相关网络设备中对基本SIP呼叫处理流程上做一些简单改动。
成本低廉,因其功能集成在原有设备上,不需要为每个区域另设一台使用几率极小的备用服务器,日常维护费用也没有丝毫增加。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提出的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特征、性质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中相同的元件具有相同的标识,其中:
图1为一种典型的SIP网络系统结构例之一;
图2为一种典型的SIP网络系统结构例之二;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SIP网络系统结构例;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SIP本区域呼叫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90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