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泡沫锡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89543.4 | 申请日: | 2010-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246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8 |
发明(设计)人: | 陈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银泰科技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28/02 | 分类号: | C23C28/02;C23C18/31;C23C18/24;C23C18/30;C25D3/30;C25D5/48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张敏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泡沫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泡沫锡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泡沫锡材料可以广泛应用于汽车、化工、电子等领域。传统泡沫锡材料的制备方法,通 常是将聚氨酯海绵通过粗化、敏化、活化、解胶后进行化学镀铜或者化学镀镍,然后再通过 电镀的方法,在泡沫铜或泡沫镍的表面电镀一层金属锡,从而形成泡沫锡材料。这种方法制 备出来的泡沫锡,其导电层为金属铜或镍,在某些腐蚀性介质条件下,当泡沫锡表面的金属 锡受到腐蚀后,底层的金属铜或镍会暴露在腐蚀介质环境中,从而会改变泡沫锡材料的化学 特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泡沫锡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 操作方便,制备得到的泡沫锡材料具有一定的强度、重量轻、比表面积大、通孔率高、易于 焊接,本发明的关键在于:未采用化学镀铜或化学镀镍作为导电镀层,直接采用化学镀锡工 艺,得到的泡沫锡材料纯度高,杂质少,镀层细致柔软,孔隙率低。
为解决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泡沫锡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不同之处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将聚氨酯海绵依次进 行粗化、中和、预浸、活化、解胶,然后将解胶后的聚氨酯海绵在pH值为7~10的溶液中, 在80~95℃温度下化学镀锡10~30分钟,最后经过电镀锡,得到泡沫锡材料;所述溶液包 含氯化亚锡5~10g/L,柠檬酸、柠檬酸钾盐、柠檬酸钠盐、柠檬酸铵盐的一种或多种的混 合物80~150g/L,EDTA、EDTA钾盐、EDTA钠盐、EDTA铵盐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5~ 20g/L,氨三乙酸5~10g/L,三氯化钛2.25~3.75g/L,醋酸盐5~30g/L。
上述方案中,所述的粗化步骤具体为:将聚氨酯海绵浸泡于强酸性溶液中浸蚀1~15分 钟,所述的强酸性溶液为以下三种混合液的一种:由硫酸100~500ml/L和重铬酸钾5~50g/L 组成的混合液,由铬酐10~100g/L和重铬酸钾5~50g/L组成的混合液,由硫酸100~500ml/L、 铬酐10~100g/L和重铬酸钾5~50g/L组成的混合液。
上述方案中,所述的中和步骤具体为:将粗化后的聚氨酯海绵于50~100g/L氢氧化钠溶 液中浸泡1~10分钟。其作用在于中和材料表面未清洗干净的酸性溶液,避免六价铬离子带 入到预浸槽中,对预浸液造成危害。
上述方案中,所述的预浸步骤具体为:将中和后的聚氨酯海绵,于预浸液中浸泡1~30 分钟,所述的预浸液为氯化亚锡10~100g/L和盐酸20~200ml/L的混合液。
上述方案中,所述的活化步骤具体为:将预浸后的聚氨酯海绵浸泡于活化液中进行活化 处理1~30分钟,所述的活化液为氯化亚锡20~100g/L、氯化钯0.1~5g/L、盐酸100~500ml/L、 锡酸钠5~10g/L的混合液。
上述方案中,所述的解胶步骤具体为:将活化后的聚氨酯海绵在100~200ml/L盐酸溶液 中进行解胶处理1~30分钟。
上述方案中,所述的电镀锡的具体步骤为:将经化学镀锡后的聚氨酯海绵作阴级,纯锡 板作阳极,在含硫酸亚锡10~50g/L、硫酸50~100ml/L、酸性镀锡添加剂10~50ml/L的 溶液中,阴极电流密度为1~2A/dm2,10~20℃电镀60~150分钟,所述酸性镀锡添加剂由 柠檬酸或柠檬酸盐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苄叉丙酮、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按质量比(5~10)∶ 1∶(5~10)混合配制而成。
上述方案中,所述的泡沫锡材料的制备方法中,在电镀锡步骤完成后进行钝化:用50~ 100g/L重铬酸钾溶液浸泡5~30秒钟,水洗,干燥。其可降低锡在存放过程中的氧化速度。
上述方案中,所述的各个步骤之间采用二级逆流漂洗工艺清洗。其可将各工序间的杂质 清洗干净。
上述方案中,所述泡沫锡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泡沫锡材料的镀层厚度为50~500 微米,孔径为1~3毫米,通孔率为85~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银泰科技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银泰科技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95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