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扶梯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89850.2 | 申请日: | 2010-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35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永 |
主分类号: | B66B21/02 | 分类号: | B66B21/02;B66B23/08;B66B2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刘明芳;吴彦峰 |
地址: | 618000 四川省德阳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扶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扶梯,特别是正、回程梯阶可同时载人运行的自动扶梯。
背景技术
现有的自动扶梯由梯路(变型的板式输送机)和两旁的扶手(变形的带式输送机)组成。其主要部件有平板阶(或梯级)、导轨系统、驱动系统(包括电动机、驱动主轴等)、传动系统(包括牵引链条及链轮、减速装置、制动器及中间传动环节等)、梯路张紧装置、护栏及扶手带、梳齿板、桁架、扶梯骨架和电气系统等。自动扶梯由桁架支撑,在护栏上具有扶手带,平板阶单面具有梳齿条,与梳齿板结合使用。定义上面梯道为正程梯阶,下面梯道为回程梯阶,则现有的大部分自动扶梯,由于回程梯阶在正程梯阶背面运行,两梯道之间的距离太小,因此回程梯阶上无法载人运行,造成始终有超过半数梯阶无效运行,平板阶单面具有梳齿条,在回程梯道中具有梳齿条的一面朝下,扶手带只在正程梯阶中扶手使用,自动人行道(即使用平板阶的自动扶梯)出于安全考虑,一般梯体的倾斜角不大于12度(GB-T207024-1997)。1998年2月17日公告的CN87200850U、2001年2月14日公告的CN2419190Y及2008年12月24日公告的CN201169479Y等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公开了几种水平方向转向的双向自动扶梯或输送设备。但在竖直方向上,要实现正、回程可同时运输或载人运行梯体利用率还是很低,而且公开的几种水平方向转向的自动扶梯未解决扶手带连续使用等问题。传统自动扶梯由于竖直方向上正、回程梯道的双层梯阶叠加,加之平板阶(或梯阶件)过厚,使得转向轮半径大,整个梯体厚;梯体背面完全空载,浪费能源;梯型单一,一般情况不群控联动,不利于适应不同需求,也不利于节约制造和运行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扶梯,正、回程梯阶均可同时载人运行,使自动扶梯的利用率更高、生产成本更低、运行时更节能、梯型更小巧与多样、制造和维修更简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自动扶梯,具有与传统自动扶梯类似的电气系统、驱动系统、传动系统、桁架、带扶手带的护栏、平板阶、正程梯阶与回程梯阶等,正程梯阶位于回程梯阶的上方,在梯阶牵引链的带动下,正程梯阶与回程梯阶作循环往复运转。移宽了正程梯阶的平板阶与回程梯阶的之间的距离,两梯阶平板阶在竖直方向上之间的距离为2.2-9米,平板阶两面都可使用,两面均具有梳齿条,扶手带唇口朝向在正程梯阶与回程梯阶间旋转180度。
在传统自动扶梯的基础上移宽了竖直方向上正程梯阶与回程梯阶之间的距离后,使得正、回程梯阶上可同时站人载人运行。正、回程梯道之间在竖直方向上的最小距离以可以站立一人为标准,即通常状况下,两梯道梯阶面在竖直方向上的距离大于等于2.2米。例如,当正程梯阶的平板阶与回程梯阶的平板阶在竖直方向上之间的距离约为2.2米、倾斜角为25度时,上下两梯道平板阶面之间的最短距离约为2米。考虑到电梯制造和使用成本,正程梯阶的平板阶与回程梯阶的平板阶在竖直方向上之间的距离以不超过9m为宜。在已知自动扶梯的满载运行试验中“因其上向或下向运行几乎用同样的力驱动”(黄志坚,《输送设备维修问答》,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第262页)因此本发明上、下行梯阶同时站人运行,乘客可以互为配重,有利于自动扶梯更轻松节能运行。扶手带在转向装置的作用下,在正、回程梯阶之间的唇口转向区域中,旋转唇口朝向180度,使每段梯道都可扶手使用。此类转向现有技术中有多种设备可以实现,优选方案为设置数组处于不同角度成螺旋轨迹并等距的旋转唇口朝向顶导轮,给予扶手带一个通路,扶手带由顶导轮夹挤并沿通路向前传送,而以此达到唇口转向目的,此方法转向区间越长扶手带越不容易卷损。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设计出一种平板阶,平板阶具有止滑块。更进一步的,止滑块还可升降。止滑块与平板阶同步运行,在非载人梯段降下。在载人梯段止滑块可升起,突出平板阶面1-3厘米,乘客脚掌由于有止滑块挡住或摩擦,增加了乘客站立在自动扶梯上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也使得自动扶梯的倾斜角可以比传统使用平板阶的自动扶梯大。综合考虑平板阶宽度和人体足部长度,止滑块的安装优选为无止滑块平板阶和有止滑块平板阶交替安装,即如果奇数阶是有止滑块的,则偶数阶就是无止滑块的,或反之亦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平板阶厚度为4-5厘米,用常用制造平板阶的材料,采用中空结构,可达到安全载人的要求。由于平板阶薄,宽度也窄,则转向轮的半径可以缩小梯体厚度极大变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永,未经张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98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