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云存储系统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89889.4 | 申请日: | 201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38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钟哲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胡冰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存储系统 方法 | ||
1.一种云存储系统,应用于网络系统中,包括:
可携式电子装置,具有硬件识别码,具备:
第一序号产生模块,用以依据预设的算法运算该硬件识别码,进而产生第一认证序号;
第一连接接口,用以传输该第一认证序号;
中介装置,具备:
操作模块,用以供使用者操作以发出操作信号;
第二连接接口,用以与该第一连接接口相连接,以接收该第一连接接口所传输的该第一认证序号;
第一连接模块,与该网络系统相连接,用以传输该第二连接接口所接收到的该第一认证序号及该操作模块所发出的操作信号;以及
云服务器,具备:
存储模块,存储有预先输入的硬件识别码及/或数据;
第二连接模块,与该网络系统相连接,用以接收该第一连接模块所传输的该第一认证序号及该操作信号;
第二序号产生模块,用以依据该预设的算法运算该存储模块所存储的硬件识别码,进而产生第二认证序号;
比对处理模块,用以比对该第二连接模块所接收的第一认证序号及该第二序号产生模块所产生的第二认证序号,并于比对结果相同时,依据该第二连接模块所接收的该操作信号对该存储模块中的数据进行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云服务器还具备身份登记模块,用以供该使用者于该存储模块中登记与该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硬件识别码相应的身份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云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中介装置还具备输入模块,用以供使用者输入其身份数据及权限指令,而该第一连接模块还用以将该使用者所输入的身份数据及权限指令,通过该网络系统传输至该第二连接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云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云服务器还具备权限模块,用以开启/关闭该存储模块的操作权限,且该比对处理模块还用以对该第二连接模块所接收的身份数据及该存储模块所登记的身份数据进行比对,并用以在比对结果为相同时,令该权限模块依据该第二连接模块所接收的权限指令,开启/关闭该比对处理模块依据该第二连接模块所接收的该操作信号对该存储模块进行处理的权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可携式电子装置还具备第一时戳产生模块,用以依据时间产生时戳,而该第一序号产生模块,用以一并以该预设的算法运算该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硬件识别码及该第一时戳产生模块所产生的时戳,进而产生该第一认证序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云服务器还具备第二时戳产生模块,用以依据时间产生时戳,而该第二序号产生模块,用以一并以该预设的算法运算该存储模块所存储的该硬件识别码及该第二时戳产生模块所产生的时戳,进而产生该第二认证序号。
7.根据权利要求1、5或6中所述的云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预设的算法为安全散列算法。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可携式电子装置还具备存储单元,而该比对处理模块用以依据该第二连接模块所接收的该操作信号,对该存储模块及该存储单元,进行至少包含内容交换、内容复制、内容移转的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云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可携式电子装置还具备第一加/解密模块,且该云服务器还具备第二加/解密模块,而该第一加/解密模块及该第二加/解密模块,用以在该比对处理模块对该存储模块及该存储单元进行前述的处理时,对称性地将该存储模块及该存储单元的内容进行加/解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云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加/解密模块及第二加/解密模块,分别用以依据该第一认证序号及该第二认证序号对称性地进行加/解密。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云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云服务器还具备扫毒模块,用以对该存储模块及该存储单元进行病毒扫描、病毒清除、及/或病毒隔离,其中,在该比对结果相同时,该比对处理模块更用以依据该第二连接模块所接收的该操作信号,令该扫毒模块对该存储模块及该存储单元进行病毒扫描、病毒清除、及/或病毒隔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988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基站以及无线资源分配方法
- 下一篇:定点导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