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光谱面阵CCD成像仪的光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90068.2 | 申请日: | 2010-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660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发明(设计)人: | 郭帮辉;孙强;吴宏圣;王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B27/09 | 分类号: | G02B27/09;G02B27/00;G01J3/28 |
代理公司: | 长春菁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 22210 | 代理人: | 陶尊新 |
地址: | 130033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谱 ccd 成像 光学系统 | ||
1.多光谱面阵CCD成像仪的光学系统,其特征是,该系统由两套子系统组成,第一套子系统的波段是从紫外光束波段至近红外光束波段,所述紫外光束波段至近红外光束波段的工作波段范围为330nm~1100nm;第二套子系统的波段为长波红外波段,所述长波红外波段的工作波段范围为8000nm~12000nm;所述第一套子系统包括:第一透镜组(1)、第二透镜组(2)、第一分束镜(3)、第二分束镜(4)、可见光3CCD探测器(5)、紫外探测器(6)和近红外探测器(7);所述第一透镜组(1)为负透镜组,第二透镜组(2)为正透镜组;紫外光束、蓝光束、绿光束、红光束和近红外光束通过第一透镜组(1)和第二透镜组(2)后入射至第一分束镜(3),所述第一分束镜(3)反射330nm~380nm的紫外光束至紫外探测器(6)和透射380nm~1100nm的光束至第二分束镜(4),所述紫外探测器(6)对接收的330nm~380nm的紫外光束成像;所述第二分束镜(4)反射380nm~760nm的光束至可见光3CCD探测器(5)和透射波长大于760nm的近红外光束透射至近红外探测器(7)进行成像,所述可见光3CCD探测器(5)将接收的光束分为蓝光束、绿光束和红光束,并且将蓝光束、绿光束和红光束在对应的CCD探测器上成像;第二套子系统包括第一锗透镜(8)、第二锗透镜(9)和长波红外CCD探测器(10),光束通过第一锗透镜(8)和第二锗透镜(9)透射至长波红外CCD探测器(10),所述长波红外CCD探测器(10)对接收的光束进行成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光谱面阵CCD成像仪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组(1)由第一透镜(1-1)和第二透镜(1-2)组成,光束通过第一透镜(1-1)和第二透镜(1-2)入射至第二透镜组(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光谱面阵CCD成像仪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组(1)的第一透镜(1-1)材料为熔融石英,第二透镜(1-2)材料为CaF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光谱面阵CCD成像仪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组(1)由第一透镜(1-1)、第二透镜(1-2)和第六透镜,光束通过第一透镜(1-1)、第二透镜(1-2)和第六透镜入射至第二透镜组(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光谱面阵CCD成像仪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组(2)由第三透镜(2-1)、第四透镜(2-2)和第五透镜(2-3)组成,光束通过第三透镜(2-1)、第四透镜(2-2)和第五透镜(2-3)入射至第一分束镜(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光谱面阵CCD成像仪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组(2)的第三透镜(2-1)材料为熔融石英,第四透镜(2-2)和第五透镜(2-3)材料都为CaF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光谱面阵CCD成像仪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分束镜(3)的表面镀有分束膜,反射波长为330nm~380nm的光束,透射波长大于380nm的光束;第二分束镜(4)的表面镀有分束膜,反射波长为380nm~760nm的光束,透射波长大于760nm的光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光谱面阵CCD成像仪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锗透镜(8)和第二锗透镜(9)的表面为衍射非球面,衍射非球面设置衍射环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光谱面阵CCD成像仪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波红外CCD探测器(10)的窗口(10-1)材料为锗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光谱面阵CCD成像仪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蓝光束的波段范围为440nm~490nm,绿光束的波段范围为500nm~530nm,红光束的波段范围为660nm~760nm,近红外光束的波段范围为760nm~110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9006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