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扶梯的扶手带驱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90082.2 | 申请日: | 201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634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发明(设计)人: | 覃炳乐;耿鹏;吴宾;黄忠孝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广日电梯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23/04 | 分类号: | B66B23/04;B66B21/04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周端仪 |
地址: | 511447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扶梯 扶手 驱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电梯领域,特别是一种自动扶梯的扶手带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自动扶梯扶手带驱动方式分为直线驱动(图1)和包角驱动(图2及图3)两种方式。包角驱动结构中,包角越大能产生的最大驱动力值越大。包角驱动又可分为小包角(包角β小于180°)驱动(如图2所示)和大包角(包角γ不小于180°)驱动(如图3所示)。图2和图3所示的包角驱动结构中,扶手带7经过主动轮1出来后都有一段反弯区段(如图中所示的AB段、CD段、EF段),反弯半径越小,越不利延长扶手带7寿命,包角越大反弯段越长。为保证扶手带7寿命,一般大包角驱动结构中都要设置一段较长的扶手带反弯段,需要较大的安装空间,因此一般大包角驱动需位于金属桁架5上面,俗称端部驱动。另外小包角驱动可加压紧链6增加正压力,而大包角端部驱动由于结构原因不能通过压紧链6增加正压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扶梯的扶手带驱动装置,可以实现扶手带大包角驱动的同时,结构紧凑,扶手带使用寿命长。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有上述扶手带驱动装置的自动扶梯。
为实现以上的技术目的,本发明将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扶梯的扶手带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扶手带输出一侧的主动轮;设于扶手带输入一侧的从动轮;扶手带,该扶手带输入并依次绕过上述主动轮、从动轮后输出。
所述的主动轮与扶手带为小包角驱动或大包角驱动。
所述扶手带绕过从动轮后,从主动轮侧面通过并输出。
所述主动轮侧面设有可防止该位置扶手带与主动轮或其他位置扶手带发生干涉的偏向轮。
还包括设于扶手带输入一侧的第一导向轮,扶手带输入后经由第一导向轮引导至主动轮。
还包括设于扶手带输出一侧的第二导向轮,扶手带从主动轮侧面通过并输出,经由第二导向轮引导至正常轨迹。
还包括对扶手带施力使其在绕过主动轮时压向主动轮的压紧链。
本发明中的扶手带自进入主动轮开始到从从动轮出来,经历了360°顺弯,保证扶手带在进、出扶手驱动装置方向基本一致,在实现大包角驱动扶手带同时,扶手带无反弯区段,在提高驱动力的同时,延长了扶手带的使用寿命,而且由于无反弯区段,整个扶手驱动装置占用空间少,可布置在金属桁架内,相对端部大包角驱动,本扶手驱动装置可使自动扶梯壁板系统结构简化,从而降低整梯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直线扶手驱动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小包角扶手驱动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端部扶手驱动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结构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的偏向轮的安装结构截面图;
图7是本发明中扶手带从主动轮侧面通过时的受力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一种自动扶梯的扶手带驱动装置,如图4、5所示,包括:设于扶手带7输出一侧的主动轮1;设于扶手带7输入一侧的从动轮2;扶手带7,该扶手带7输入并依次绕过上述主动轮1、从动轮2后输出。在该结构中,通过调整主动轮1和从动轮2的相对位置可以改变包角α大小,可根据需要设计成小包角驱动或大包角驱动。由于最大包角α可超过180°,因此可以提高扶手带7的通过主动轮1所能提供的最大驱动力。扶手带7自进入主动轮1开始到从从动轮2出来,经历了360°顺弯,保证扶手带7在进、出扶手带驱动装置方向基本一致,无须设置反弯段。
扶手带7绕过从动轮2后,从主动轮1侧面通过并输出。利用扶手带7柔性特点,于主动轮1侧面设有偏向轮3。该偏向轮3对扶手带7施加力F(如图6所示,力F可分解为竖向力F2和横向力F1),扶手带7受横向力F1的作用从而发生旋转或倾斜,其运行轨迹发生偏移至需要的路径,可防止该位置扶手带与主动轮1或其他位置扶手带(例如上下段扶手带)发生干涉。如图6所示,偏向轮3其包括滚轮31和安装座32,安装座32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自动扶梯的金属桁架5上,滚轮31则倾斜安装于安装座32上。扶手带7偏移量大小(或旋转量)可以通过改变偏向轮3的数量和安装角度进行调整,使扶手带7自从动轮2出来再次通过主动轮1时,运行轨迹发生拐弯,并于通过主动轮1后又被逐步引导至正常运行轨迹。如图7所示,扶手带7按箭头方向由右至左运行时,首先受到偏向轮3向外的横向力F1,使扶手带7运行轨迹发生偏移,在经过主动轮1后,偏向轮3对其施加向内的横向力F1,使扶手带7运行轨迹复位至正常轨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广日电梯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广日电梯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900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压盖机
- 下一篇:玻璃纤维直接无捻粗纱卷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