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汽油机缸盖进气道流体参数进行测量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90371.2 | 申请日: | 2010-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299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天友;杨晟华;鲁桢;刘书亮;张建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5/04 | 分类号: | G01M15/04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董一宁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油机 缸盖 进气道 流体 参数 进行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试汽车发动机进气道气体流动状态参数的测试技术与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获得发动机良好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特性,要求汽油机缸盖进气道必须有足够高的流量系数、滚流强度和滚流比等参数。
汽油机缸内气体的滚流是在进气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绕气缸轴线垂直线旋转的气流运动,滚流运动可以有效的改善汽油机的燃烧性能。目前要精确测量汽油机的滚流比或滚流强度,传统的做法是单独设计一套与气流运动旋转轴心一致的叶片风速仪安装在固定的位置,利用气流带动叶片旋转,通过风速仪的转速来测试汽油机的滚流强度与滚流比,这样无疑增加了气道稳流试验台的安装与测试的复杂性,并且测试时由于其结构的原因会造成滚流湍动能损失,因此不能对滚流强度和滚流比进行准确的评价。除此方法外,对发动机缸内滚流测试还有采用以下方法:1)用激光多普勒测速仪测缸内流场,通过数据处理获得缸内滚流数据。这种测试方法测试精度高,但技术非常复杂,测试周期相当长(一般测试一套数据需要几个月时间)。该技术主要用于基础研究,在产品开发上应用困难。2)用热线风速仪测缸内流场,通过数据处理获得缸内滚流数据。这种方法测试精度也比较高,同样也存在技术复杂,测试周期长的缺陷。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将气体滚流流动转换为涡流流动的装置,而且这种装置能够减少湍动能的损失,而且操作简单,拆装方便,极大的缩短测试周期,可以满足基础研究和产品开发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内燃机缸盖进气道流体参数测量装置,可以使满足汽油机滚流强度和滚流比的测试要求。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发明的技术原理予以说明。对汽油机缸盖进气道流体参数测量装置具有:测试台台面、连接盘、压板、模拟缸套、定位板、待测缸盖等。连接盘是一个空心圆盘,连接盘内圆上端面与外圆的下端面均设有止口,连接盘外圆下端面的止口臥入测试台台面里,测试台台面通过螺栓与连接盘固定为一体。连接盘上面设有压板,滚流模拟缸套下端焊有法兰;缸套的上端为90°空心弯头,缸套下端的法兰置于连接盘内圆上端面的止口内,通过压板及螺栓将滚流模拟缸套与连接盘固定为一体,滚流模拟缸套的上端通过定位板与相应的待测缸盖固定连接。叶片风速仪置于测试台台面的下方。滚流模拟缸套弯头的直径D与待测缸盖上的进气道直径相等;滚流模拟缸套弯头的高度H分别为H=5D或H=1.75D。
一般情况下,气流经气道进入汽油机中的汽缸时,该气流旋转轴心与汽缸轴线相垂直,形成一种旋流,也就是滚流,而本装置的模拟缸套上端设计成一个90度的弯头与待测缸盖进行连接,这样进入待测缸盖的气流就发生了90度的转换,即将气体滚流运动的轴心转换成与气缸的轴心一致,从而使涡流动量计与叶片风速仪也可以对滚流比进行测试,这样就可以用测涡流的装置对滚流进行测量。若采用传统的办法,重新设计一个滚流专用的叶片风速仪,首先得卸掉气道试验台原有的涡流动量计或叶片风速仪,然后再安装滚流专用叶片风速仪。
本发明的特点及有益效果是:
利用测涡流的装置可以方便的对滚流运动进行测试,而且该测试结构能够减少湍动能的损失,湍动能能较好的被叶片风速仪吸收,可以对滚流强度和滚流比进行准确的测试。同时该装置操作简单,拆装方便,缩短了测试周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滚流测试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滚流测试装置上部示意图。
图3滚流模拟缸套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装置做进一步的说明。
对汽油机缸盖进气道流体参数进行测量的装置,具体结构是:测试台台面1通过螺栓与连接盘2固定,连接盘2内圆上端面与外圆下端面均设有止口。连接盘2上面设有压板3,滚流模拟缸套4下端焊有法兰;滚流模拟缸套4上端为90°空心弯头。滚流模拟缸套4下端法兰置于连接盘2内圆上端面止口内,通过压板3及螺栓将滚流模拟缸套4与连接盘2固定为一体。滚流模拟缸套4的上端通过定位板5与相应的待测缸盖6固定连接,叶片风速仪7置于测试台台面1的下方(如图1~2)。滚流模拟缸套4弯头的直径D与待测缸盖6上的进气道直径相等;滚流模拟缸套4弯头的高度H分别为H=5D或H=1.75D(如图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903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