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数字光学位相共轭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90482.3 | 申请日: | 201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818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志扬 |
主分类号: | G02B6/26 | 分类号: | G02B6/26;G02B27/00;G02B27/28;G02F1/1333;G02B6/32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079 湖北省武汉市珞喻***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数字 光学 位相 共轭 装置 | ||
1.一种实现数字光学位相共轭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照明光学系统(1)、复振幅空间光调节器(2)、耦合器(3)和绝热锥形光波导束(4)组成,照明光学系统(1)、复振幅空间光调节器(2)、耦合器(3)和绝热锥形光波导束(4)依次放置,且相互对准,使得照明光学系统(1)发出的相干光波均匀照明复振幅空间光调节器(2),被复振幅空间光调节器(2)进行振幅和位相调节后再经耦合器(3)耦合进入绝热锥形光波导束(4)的末端,并把光能汇聚在绝热锥形光波导束(4)末端的每个单模光波导芯层内,产生位相共轭光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数字光学位相共轭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振幅空间光调节器(2)由两块透射式液晶空间光调节器(9、10)和三块偏振片(11、12、13)组成,第一块偏振片(13)、第一块透射式液晶空间光调节器(10)、第二块偏振片(12)、第二块透射式液晶空间光调节器(9)和第三块偏振片(11)依次放置,第二块透射式液晶空间光调节器(9)、第一块透射式液晶空间光调节器(10)的像素一一对准,调节第一块偏振片(11)、第二块偏振片(12)、第三块偏振片(13)的偏振方向,使第二块透射式液晶空间光调节器(9)、第一块透射式液晶空间光调节器(10)分别工作于振幅调节为主模式和位相调节为主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数字光学位相共轭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振幅空间光调节器(2)由两块透射式液晶空间光调节器(24、25)、两块半透半反镜(20、21)、两块反射镜(22、23)和二块偏振片(26、27)组成,第一块半透半反镜(20)、第二块半透半反镜(21)和第一块反射镜(22)、第一块反射镜(23)按照迈克耳逊干涉器方式放置,第一块透射式液晶空间光调节器(24)、第二块透射式液晶空间光调节器(25)分别放置在迈克耳逊干涉器的两臂,第一块透射式液晶空间光调节器(24)与第二块半透半反镜(21)的半透半反面(A1-A2)成45度夹角,第二块透射式液晶空间光调节器(25)与第一块透射式液晶空间光调节器(24)相对于第二块半透半反镜(21)的半透半反面(A1-A2)呈镜像对称放置,使第一块透射式液晶空间光调节器(24)、第二块透射式液晶空间光调节器(25)的像素一一对准,第一块偏振片(26)和第二块偏振片(27)分别平行于第一块透射式液晶空间光调节器(24)、第二块透射式液晶空间光调节器(25),第一块偏振片(26)和第二块偏振片(27)分别位于迈克耳逊干涉器的进光口和出光口,选择第一块偏振片(26)和第二块偏振片(27)的偏振方向,使第一块透射式液晶空间光调节器(24)、第二块透射式液晶空间光调节器(25)皆工作于位相调节为主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数字光学位相共轭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振幅空间光调节器(2)由一块透射式液晶空间光调节器(29)、一块反射式液晶光栅(30)、二块偏振片(31、32)和数字光学处理系统(33)组成,第一块偏振片(31)、透射式液晶空间光调节器(29)、第二块偏振片(32)和反射式液晶光栅(30)依次放置,数字光学处理系统(33)放置在反射式液晶光栅(30)的后面,把一幅光学影像成像到反射式液晶光栅(30)的背面,该光学影像的像素与透射式液晶空间光调节器(29)的像素一一对准,调整第一块偏振片(31)、第二块偏振片(32)的偏振方向,使得透射式液晶空间光调节器(29)和反射式液晶光栅(30)分别工作于位相调节为主模式和振幅调节为主模式,照明相干光从绝热锥形光波导束(4)的前端入射,并从绝热锥形光波导束(4)的末端出射,经耦合器(3)投射到复振幅空间光调节器(2),经复振幅空间光调节器(2)反射后再次经耦合器(3)耦合逆向进入绝热锥形光波导束(4)的末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志扬,未经李志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9048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