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分散性凝胶微球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90558.2 | 申请日: | 2010-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622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发明(设计)人: | 黎立;张广宇;杨楠;史迎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九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J3/00 | 分类号: | A61J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胡福恒 |
地址: |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散性 凝胶 成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分散性凝胶微球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微型成球技术是近30年应用于药物制剂的新技术,一种公知的高压静电液滴发生装置,溶胶液体药物制剂由一个细针孔流出,在高压静电脉冲作用下,可形成大小均匀液滴,逐滴下落到凝固液中固化成凝胶微球。对于黏稠度高的液体而言,该液滴发生装置难以获得粒径在100微米以下的均匀液滴。该高压静电液滴发生装置生产微球的效率极低,且高压电在潮湿环境中具有安全隐患,操作者易遭到电击,有生命危险。环境中存在有机挥发或易燃气体情况下容易引起火灾。高压静电液滴发生装置生产微球的效率极低,工作环境必须高度洁净、无易燃气体,使其难以应用到工厂化批量生产,只适用于实验室作理论研究。
另一种公知的虹吸(或重力)传输喷雾装置,它通过虹吸或重力传送供给液体。该喷雾装置不适用于含较多表面活性剂的药液成球,因为在这种装置里,液体被吸入通过输送管路进入压缩气体流,并在气体流中被雾化、起泡,液滴随高压气流长距离抛射,具有很大的动能,不宜被小的容器所收纳,假如雾化喷头指向一个盛装凝固液的较小容器,势必发生高速飞行的气流和液滴撞击凝固液,导致凝固液和其中微球飞溅。倘若被雾化药液含有表面活性剂,此时会产生大量泡沫,漂浮在凝固液表面,难以固化成为大小均一、形状规则的微球。该装置能耗大,占用空间大、凝固液使用量比较大、生产成本高,难以生产合格的单分散性凝胶微球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分散性凝胶微球成型装置,该装置针对黏稠度为0.07Pa.s至1.4Pa.s的液体可大批量制备出粒径在50微米至150微米的均一的微球或微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单分散性凝胶微球成型装置,它包括:恒流泵、雾化喷头、雾化室和真空泵,所述雾化室的侧壁上设有上开口和下开口,在该雾化室的底部设有产物出口,所述恒流泵的出液口与所述雾化喷头的进液口连通,所述雾化喷头的进气口与大气连通,该雾化喷头的出口通过所述雾化室下开口与所述雾化室腔室连通,该雾化室腔室通过所述上开口与一真空泵抽气口连通,所述雾化室腔室内盛装有凝固液。
所述上开口的位置不低于所述下开口的位置。
所述上开口的方向与所述下开口方向大致呈180度设置。
所述雾化室内设置一与上开口对应的挡流板。
所述雾化喷头的液体出口直径为250μm至400μm。
所述下开口距离所述凝固液上表面的距离为40cm至100cm。
所述雾化喷头为一种有中央阻尼效应的旋风式液体雾化喷头。
所述雾化室的压力保持在1KPa至5KPa。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所得到的单分散性凝胶微球成型装置利用负压虹吸原理能将黏稠溶胶制备成形状大小一致,表面光滑的凝胶微球,生产凝胶微球效率高,外周环境洁净度要求不高,能源消耗低,它完全能满足工业化生产需要,可根据需要制备50微米至150微米大小均匀的微球或微胶囊,能够满足医药、农业和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大规模生产需要;
本发明处于一个密闭的低气压环境,微球洁净度高,无污染;其结构简单,雾化过程不采用高压液泵,也未采用压缩空气,仅有常压空气和恒流液体进入雾化喷头,即可使黏性胶体溶液雾化成为大小均匀的小液滴,并凝固成单分散性凝胶微球;
本发明的微球制作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小巧、占用空间小,凝固液的使用量大大减少,可降低制造载药微球的药物损耗,微球制作装置调整拆装方便,易于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单分散性凝胶微球成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单分散性凝胶微球成型装置,它包括:恒流泵1、雾化喷头2、雾化室3和真空泵4,雾化室3的侧壁上设有上开口31和下开口32,在雾化室3的底部设有产物出口34,恒流泵1的出液口与雾化喷头2的进液口连通,雾化喷头2的进气口与大气连通,雾化喷头2的出口通过雾化室3下开口32与雾化室3的腔室33连通,雾化室3的腔室33通过上开口31与一真空泵4抽气口连通,雾化室3的腔室33内盛装有凝固液5。
雾化室3在工作时,为一相对密闭雾化室。
雾化室3的压力保持在1KPa至5KPa。
上开口31的位置不低于下开口32的位置。上开口31与下开口32大致呈180°设置。
防止微球进入真空泵4,在雾化室3内设置一与上开口31对应的挡流板41。
雾化喷头2的液体出口直径为250m至400μm。
下开口32距离凝固液5上表面的距离为40cm至10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九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九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905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宽波段光触媒空气净化器
- 下一篇:一种全面防漏的纸尿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