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H.264分层B帧编码结构的码率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90719.8 | 申请日: | 2010-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76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杨波;常侃;门爱东;宗晓飞;张文豪;韩钰;叶锋;邸金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N7/26 | 分类号: | H04N7/26;H04N7/50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来佳 |
地址: | 1008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264 分层 编码 结构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基于H.264分层B帧编码结构的码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依次对当前GOP中的每个编码帧进行码率控制,包括如下步骤:
(1)在编码第i个GOP的初始阶段,利用可用信道带宽、第i-1个GOP的目标比特数和实际编码比特数之差计算为每个GOP分配的目标比特数;
(2)在为第i个GOP分配目标比特数之后,进行时域层级比特分配,利用第i-1个GOP的编码结果计算第i个GOP的所有时域层的权重系数,并以此计算为每个时域层分配的目标比特数;
(3)在完成第k个时域层编码之后根据其编码结果对剩余未编码时域层分配的目标比特数进行调整;
(4)在编码当前时域层第l个编码帧的初始阶段,通过利用目标缓冲器水平、实际的缓冲器占用量、可用信道带宽、帧率和当前时域层剩余比特数计算给当前编码帧分配的比特数;
(5)在计算出为当前编码帧分配的比特数之后,采用多MAD预测模型来预测当前编码帧MAD,采用多二次R-Q模型计算当前编码帧量化步长并转换为QP,最后将QP值经过调整得到码率控制模块的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H.264分层B帧编码结构的码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第i个(i=2,3...)GOP第k个时域层的权重系数按如下公式计算:
其中,XTL(i-1,k)是第i-1个GOP中第k层的编码复杂度,n(k)是第k层的编码帧数目,LTL代表GOP中最高的时域层号,γ(k)是第k层编码帧的初始权重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9071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