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绿化植物砖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91153.0 | 申请日: | 201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648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发明(设计)人: | 薛强;蔡光华;张子新;李先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4C1/40 | 分类号: | E04C1/40;A01G31/02;A01G2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1***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绿化 植物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绿化植物砖,包括砖体,其特征在于:植物砖砖体由框体、衬板(1)、防水层(2)、营养基质(6)、滴灌管(5)、腐殖质层(7)组成,框体由带底面的围框(3)、支撑杆(4)和框盖构成,支撑杆(4)呈网状均匀排布,固定在围框(3)的内底面上,滴灌管(5)盘绕在支撑杆(4)上,框盖的一端采用合页(11)与围框(3)上边缘连接,另一端采用活动销拴(12)与围框(3)上边缘连接,围框外底面上固定设有衬板(1),衬板(1)的面积大于框体的底面面积,衬板(1)周边设置安装孔(13),框体的内底面上设有防水层(2),防水层(2)上方填充营养基质层(6),营养基质层(6)上设有腐殖质层(7),腐殖质层(7)上面设有框盖,外端部设有链接螺帽(14)滴灌管(5)从框体的侧壁贯入,沿着支撑杆(4)盘绕并镶嵌在营养基质层(6)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化植物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盖由网状隔离层(8)、吸水层(9)和网格骨架(10)组成,吸水层(9)位于网状隔离层(8)和网格骨架(1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化植物砖,其特征在于:砖体的形状可为矩形、圆形或其他形状。
4.一种绿化植物砖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绿化植物砖的制作由以下步骤实现:
a制造模具,按绿化植物砖所需形状制作框体模具,
b制造框体,根据模具制作出框体,在框体底面铺设防水层(2),将支撑杆(4)与框体内底面固结为一体,支撑杆(4)呈网状均匀排布,
c制作框盖,将网状隔离层(8)、吸水层(9)和网格骨架(10)固结为一体,形成框盖,吸水层(9)位于网状隔离层(8)和网格骨架(10)之间,且网状隔离层(8)可选用玻璃纤维网,防水层(2)采用防水塑料布制作,网状隔离层(8)和吸水层(9)上的孔径小于等于10mm,网格骨架(10)采用塑料或金属制作,框盖的一端采用合页(11)与围框(3)上边缘连接,另一端采用活动销拴(12)与围框(3)上边缘连接,
d制作衬板1,将衬板固结在框体底面,衬板(1)面积大于框体的底面面积,并在衬板(1)周边预留安装孔(13),
e安置滴灌管(5),将外端部要设有连接螺帽(14)的滴灌管(5)从框体的侧壁贯入,沿着支撑杆(4)盘绕,
f配置营养基质,其营养基质按体积百分比配置,其中粘结材料10%-15%、孔隙材料35%-60%、骨架材料15%-30%、有机肥料15%-30%,然后将配置好的营养基质填充到砖体空腔内并进行压实,
g在营养基质层(6)上面铺设腐殖质层,然后盖上框盖并通过合页(11)和活动销拴(12)连接于框体上,
形成由框体、衬板(1)、防水层(2)、营养基质(6)、滴灌管(5)、腐殖质层(7)组成的绿化植物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绿化植物砖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营养基质(6)中的孔隙材料为农作物秸秆、木纤维、椰子壳或土壤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绿化植物砖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营养基质(6)中有机肥料选用沼气渣、污泥或人畜粪便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绿化植物砖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营养基质(6)中框架材料选用煤矸石或炉渣一种或两者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9115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螺旋钥匙
- 下一篇:一种钢筋混凝土空心楼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