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治上呼吸道病的咽扁输药贴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91306.1 | 申请日: | 201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696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发明(设计)人: | 郑延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延明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9 | 分类号: | A61K36/8969;A61K9/70;A61P1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200 山东省威海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治 上呼吸道 咽扁输药贴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剂及其制备工艺,详细讲是一种防治上呼吸道病的咽扁输药贴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们知道,咽炎是指因感染而引起的咽部弥漫性病变,表现为咽部不适、发干,有异物感或轻度疼痛,干咳,恶心,局部充血呈暗红色,咽后壁可见淋巴慢性咽炎滤泡等。慢性咽炎分泌物增多,常有清嗓动作,吐白色痰液,病因主要是由感冒诱发,或长期粉尘及有害气体刺激、睡眠不足、烟酒失度、饮食辛酸或生活不规律所致。慢性单纯性咽炎表现为咽部粘膜慢性充血;肥厚性咽炎主要变现为咽部粘膜充血肥厚,粘膜下有广泛的结缔组织及淋巴组织增生;慢性萎缩性咽炎主要变现为粘膜层及粘膜下层萎缩变薄,咽后壁有痂皮附着,分泌减少。扁桃体炎,又称腭扁桃体急性或慢性炎症,多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发病,此外葡萄球菌、肺炎球菌、流感杆菌及病毒等也可引起,起病急、恶寒、高热、吞咽时咽痛,并可引起放射性耳痛,四肢酸痛乏力。经检查,患者一般扁桃体充血肿大,多数在陷窝口处有黄白色脓性分泌物,滤泡化脓者症状更重,粘膜下有黄白小脓肿,患者下颌角淋巴结肿大压痛,血液中白细胞升高。慢性扁桃体炎无明显自觉症状,多有咽干、异物感等,常有反复急性扁桃体发作史,小儿扁桃体肥大者可影响呼吸及吞咽。检查可见舌腭弓慢性充血,扁桃体慢性充血或有疤痕,陷窝口可有干酪样脓栓,下颌角淋巴肿大。扁桃体伴有多发病症,如扁桃体周围脓肿、风湿病、急性肾小球肾炎、关节炎、心肌炎等。咽炎及扁桃体炎可互为诱因,相互感染,都引起淋巴结肿大等,在治疗上很难分开治疗。目前在治疗这方面疾病上没有太好的办法,特别是口服或注射药,效果很难使患者满意。原因是每次病发治疗上都需7天以上为一个疗程,还未见到明显效果就因副作用太强而停药,如遇感冒则会更加严重。另外,咽扁是上呼吸道的病,经常出入的门户,由于患者抵抗力弱,该处是预防的重点部位,另外由于颈部经常露在外面,所以对外界环境尤其敏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靶性效应突出,可直取病位,使用安全、方便,可自行加减药量,无毒副作用,效果反馈快的防治上呼吸道病的咽扁输药贴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治上呼吸道病的咽扁输药贴制剂,其特征在于:由原料药(按质量份配比)黄芩18-22份、黄柏18-22份、板蓝根18-22份、知母12-18份、竹茹12-18份、桑白皮12-18份、龙胆草12-18份、瓜蒌12-18份、地骨皮12-18份、栀子12-18份制成。
其制备方法是:
1、按质量份配比选取原料药;
2、将黄芩、黄柏、板蓝根、栀子混合净化烘干并粉碎至20-30目,知母、竹茹、龙胆草水洗烘干并粉碎至10-20目,桑白皮、地骨皮、瓜蒌用蜂蜜水浸一日捞出晾干切碎;
3、将黄芩、黄柏、板蓝根、栀子粉加入其重量13-15倍的水煮沸10分钟,过滤得药液待用;
4、将知母、竹茹、龙胆草粉浸入其重量16-18倍的浓度为50%-60%酒精中,浸泡5-7天,过滤得药液待用;
5、将桑白皮、地骨皮、瓜蒌片浸入其重量16-18倍的浓度为40%-50%白酒中,浸泡10-15天,过滤得药液待用;
6、将第3步的药液、第4步的药液、第5步的药液混合并沉淀24小时后细滤,得清洁药液;
7、将第6步制得的清洁药液装入配料罐中,加入清洁药液重量4%的冰片、16%的乳化剂丙二醇、80%的乳化剂丙三醇、4%的甲基纤维素,搅拌均匀得混合料;
8、将混合料倒入乳化罐,在30℃条件下乳化24小时,得胶体待用;
9、将乳化后的胶体,入纳米磨一次研磨,包装制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延明,未经郑延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913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