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染料废水的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91343.2 | 申请日: | 201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00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严滨;傅海燕;柴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30;C02F1/44;C02F1/461;C02F1/52;C02F1/2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361024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染料 废水 处理 方法 | ||
1.一种染料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经过预先处理的染料废水送入纳滤进水罐经纳滤膜进行过滤,将原水分离成体积较小的纳滤浓缩液和体积较大的纳滤透析液;所述的纳滤浓缩液经过稀释降低盐含量,然后进行厌氧好氧处理;所述的纳滤透析液进行活性炭吸附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染料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先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1)预处理:染料废水经排水管网收集后首先经过格栅格网,去除水中所含的大颗粒悬浮物,然后流入均质调节池,在均质调节池停留一段时间,再由提升泵将废水送到pH调节池进行调酸处理;
(2)调酸和压滤处理:向pH调节池加入盐酸调酸并搅拌,调节pH至5,将废水中的染料析出,再将废水送入沉淀池沉降,沉淀池中的沉淀染料经过压滤机回收染料;沉淀池上层清液和压滤机出水再用硫酸酸化,经硫酸酸化后的废水进入微电解槽;
(3)微电解处理:经硫酸酸化后的废水在微电解槽中反应,微电解出水;微电解池采用固定床式,填料采用铁片,两片十字交叉后,堆放在微电解池中,内部折流以加强混合;
(4)混凝处理:所述的微电解出水用石灰中和,进入竖流式沉淀池沉降,沉淀池中上层的上清液进入砂滤池/罐进行砂滤,底部污泥进行压滤,压滤液返回步骤(1)中所述的均质调节池;
(5)砂滤和纳滤处理:经过砂滤后的废水的出水流量的大部分进入纳滤进水罐进行纳滤,小部分用于砂滤反冲洗,反冲洗水返回步骤(1)中所述的均质调节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染料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预先处理的最后工序砂滤后的废水的出水流量的95%进入纳滤进水罐进行纳滤,形成所述的纳滤浓缩液和纳滤透析液;经过砂滤后的废水的出水流量的5%用于砂滤反冲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染料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性炭吸附处理为:纳滤透析液采用三级活性炭吸附,活性炭吸附饱和后,进行生物再生,反复利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染料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滤浓缩液与生活污水混合进行稀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染料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滤浓缩液与生活污水混合的废水进行以下步骤的进一步处理:
(7)生活污水预处理:生活污水首先经过格栅格网,去除水中所含的大颗粒悬浮物,然后流入生活污水均质调节池,纳滤浓缩液直接进入生活污水均质调节池,纳滤浓缩液与生活污水混合的废水在生活污水均质调节池内停留一般时间,再由提升泵将水送到厌氧生化反应器;
(8)厌氧处理:生活污水均质调节池出水进入厌氧生化反应器进行高效厌氧生物处理;
(9)好氧处理:经厌氧生化反应器处理后的出水进入好氧生物反应器进一步降解有机物;经好氧处理后的污水可以达到排放要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染料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经好氧处理后,还可再经混凝沉淀处理:混凝处理,向经好氧生物反应器处理后的废水中投加入聚合硫酸铁,使其终浓度达到100mg/L,通过混凝使废水中的胶体物质聚集成较大絮粒,通过沉淀从废水中去除,而混凝的颗粒经沉淀去除后,即可达标排放。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染料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混凝沉淀处理后,还可再进行砂滤处理和回用步骤:经过混凝处理后的废水再经砂滤处理,生成水质达标的达标水,再进行过反渗透膜处理,用于生产产品的回用,其余浓缩液达标排放。
9.根据权利要求6、7或8所述染料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污泥处理步骤:将染料废水处理部分和综合污水处理部分产生的污泥,由螺杆泵输送至污泥浓缩池,再抽升至污泥浓缩脱水一体化机械设备进行脱水,污泥上清液回流至步骤(7)生活污水均质调节池重新处理,泥饼外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理工学院,未经厦门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9134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