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门三座微型电动汽车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91585.1 | 申请日: | 201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53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发明(设计)人: | 谢伟东;钱舜田;孙迪铭;王波;谢荣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N2/005 | 分类号: | B60N2/005;B60N2/01;B60J5/04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王利强 |
地址: | 310014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门三座 微型 电动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微型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其整车布局设计可以比传统的内燃机汽车有更大的灵活性。作为繁华大城市的市区代步工具,微型电动汽车不失为一种具有经济、方便、舒适、节能和环保等独特优势的最佳选择。
迄今为止,微型电动汽车的布局方式基本与内燃机汽车相同,即前排为驾驶座及副驾驶座座,后排为长座椅,车身上有前后共4扇门。这种布局,必然导致微型汽车“不微型”,难以达到“微型”的初衷。也有采用单排双座双门布局的微型电动汽车,车身很短,但是车宽还是比较大,否则座位太拥挤。
据调查,城市中大多数私家车行驶时都不是满载的,一般都是三人以下,其中三人的时候较多,尤其是两个大人和一个小孩的情况居多。因此,发展三个座位的微型电动汽车对于城市交通而言更具有合理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已有微型电动汽车的结构不紧凑、布局不合理等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布局合理、整车自重较小的双门三座微型电动汽车。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门三座微型电动汽车,包括车身、四个车轮、悬架、驱动电机、动力电池和控制系统,所述车身内设置三个座位,其中,前排左侧设置一个驾驶座,后排设置两个乘员座,驾驶座右侧设置为储物空间,车身左侧设置一个左车门,车身右侧设置另一个右车门。
作为优选的一个方案:所述左车门和右车门之间呈错位设置,左车门位于驾驶座的左侧,右车门位于后排乘员座的右侧。
进一步,所述驱动电机与两个后车轮连接。
再进一步,所述动力电池安装在所述微型电动汽车的前部。
本发明的技术构思为:微型电动汽车,前排只布置一个驾驶座2a,并且靠左布置,驾驶座的右侧作为储物空间3,后排布置两个乘员座2b和2c,用于满足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乘坐,一般约需要850~900mm,因此车宽就可以控制在1000mm左右,比现有的微型电动汽车更窄,从而达到了本发明减少微型电动汽车宽度的目的;在车长方向上,由于是双排三座布局,因此前后两排座位的间距可以比传统汽车更小,后排左边的位置(即位于驾驶座后面的位置)主要供小孩乘坐,大人坐在后排右边的位置,具有很大的伸腿空间,车身左侧设置一个左车门4a,供驾驶员使用,车身右侧设置另一个右车门4b,供后排座位的乘员使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可合理有效地缩小车的长度和宽度,虽然只配置左右两个车门,但仍可方便地实现所有人员的上下车,具有结构紧凑,布置合理,使得整车自重小,所需电机和电池的容量也可相应减少,造价也更低。
附图说明
图1是微型电动汽车的布局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参照图1,一种双门三座微型电动汽车,包括车身,四个车轮1a、1b、1c和1d,悬架,驱动电机,动力电池和控制系统,车内设置三个座位,其中前排左侧设置一个驾驶座2a,后排设置两个乘员座2b和2c,驾驶座右侧设置为储物空间3,车身左侧设置一个左车门4a,车身右侧设置另一个右车门4b。
车身左右两侧的车门是错位设置的,左车门4a位于驾驶座的左侧,右车门4b位于后排乘员座的右侧。驱动电机5与后车轮1c和1d连接。动力电池6安装在所述微型电动汽车的前部。
本实施例中,前排只布置一个驾驶座2a,并且靠左布置,驾驶座的右侧作为储物空间3,后排布置两个乘员座2b和2c,用于满足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乘坐,一般约需要850~900mm,因此车宽就可以控制在1000mm左右,比现有的微型电动汽车更窄,从而达到了减少微型电动汽车宽度的目的;在车长方向上,由于是双排三座布局,因此前后两排座位的间距可以比传统汽车更小,后排左边的位置(即位于驾驶座后面的位置)主要供小孩乘坐,大人坐在后排右边的位置,具有很大的伸腿空间,车身左侧设置一个左车门4a,供驾驶员使用,车身右侧设置另一个右车门4b,供后排座位的乘员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915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式垂直尾翼修理坞液压系统
- 下一篇:热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