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分子自组装制备水溶性稀土纳米粒子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91594.0 | 申请日: | 2010-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10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富友;刘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F17/00 | 分类号: | C01F17/00;B82B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张磊 |
地址: | 2004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子 组装 制备 水溶性 稀土 纳米 粒子 方法 | ||
1.一种超分子自组装制备水溶性稀土纳米粒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先合成金刚烷羧酸修饰的油溶性的稀土纳米粒子,然后加入β-环糊精将其转化为亲水性的稀土纳米粒子,具体步骤如下:
(1)金刚烷羧酸修饰的油溶性稀土纳米粒子的制备:
所述金刚烷羧酸修饰的油溶性稀土纳米粒子为以下三类,其稀土纳米粒子成分分别为碱金属稀土四氟化物MRF4、稀土氧化物R2O3及稀土三氟化物RF3,反应原料及配比分别如下:
a.碱金属稀土四氟化物MRF4,其原料为1~5mmol三氟乙酸稀土盐R(CF3COO)3,1~10mmol三氟乙酸碱金属盐M(CF3COO)和1~14mmol的金刚烷羧酸钠;
b.稀土氧化物R2O3,其原料为1~5mmol水合乙酸稀土盐和1~14mmol的金刚烷羧酸钠;
c.稀土三氟化物RF3,其原料为1~5mmol三氟乙酸稀土盐R(CF3COO)3和1~14mmol的金刚烷羧酸钠;
将上述反应原料分散于10~100ml油胺和十八烯组成的混合溶剂中,油胺和十八烯的体积比为V∶V=1∶20~20∶1,体系升温至90~120℃,除水1~2h,然后升温至250~320℃,恒温1~2h,冷却至室温后,加入非极性有机溶剂,超声分散,离心分离,再用非极性有机溶剂洗涤固体1~6次,在-30~50℃下真空干燥2~50小时,即得到需要的以金刚烷羧酸修饰的油溶性稀土纳米粒子;
(2)水溶性稀土纳米粒子的制备:
将步骤1制得的金刚烷羧酸修饰的稀土纳米粒子以0.1g/L~10g/L的浓度分散于水和乙醇的混合体系当中,水和乙醇的体积比为V∶V=1∶5~1∶20,然后向该溶液中再加入0.1~10mg/ml的β-环糊精或者其功能化衍生物的水溶液,其中,纳米粒子分散体系与β-环糊精水溶液的体积比为10∶1~1∶10,搅拌0.5min~60min,离心分离出稀土纳米材料,用乙醇或者水洗涤2~5次,在-30~50℃下真空干燥2~50小时,即制得以金刚烷和β-环糊精的配合物为配体的水溶性稀土纳米粒子材料;
其中,
所述的三氟乙酸碱金属盐M(CF3COO)为CF3COOLi,CF3COONa或CF3COOK;
所述的金刚烷羧酸为金刚烷甲酸或金刚烷乙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分子自组装制备水溶性稀土纳米粒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氟乙酸稀土盐R(CF3COO)3,为包括镧(La)、铈(Ce)、镨(Pr)、钕(Nd)、钷(Pm)、钐(Sm)、铕(Eu)、钆(Gd)、铽(Tb)、镝(Dy)、钬(Ho)、铒(Er)、铥(Tm)、镱(Yb)、镥(Lu)、钪(Sc)、钇(Y)、镁(Mg)、钙(Ca)、锶(Sr)和钡(Ba)的三氟乙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分子自组装制备水溶性稀土纳米粒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合乙酸稀土盐,为包括镧(La)、铈(Ce)、镨(Pr)、钕(Nd)、钷(Pm)、钐(Sm)、铕(Eu)、钆(Gd)、铽(Tb)、镝(Dy)、钬(Ho)、铒(Er)、铥(Tm)、镱(Yb)、镥(Lu)、钪(Sc)和钇(Y)的水合乙酸稀土盐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分子自组装制备水溶性稀土纳米粒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极性有机溶剂为环己烷、正己烷、正庚烷、氯仿或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分子自组装制备水溶性稀土纳米粒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能化β-环糊精的衍生物为2、4、6位羟基的氨基功能化衍生物、羧基功能化衍生物或巯基功能化衍生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9159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壳寡糖-稀土配合物及制备和应用
- 下一篇:在转运包中去除金属硅中硼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