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烟酰胺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92136.9 | 申请日: | 2010-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11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华宇宁;何勇;陆能勇;黄飞喜;吕士华;郭拥政;杨和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新赛科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13/82 | 分类号: | C07D213/8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2369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烟酰胺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化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烟酰胺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有很多方法可以将氰基吡啶转化为酰胺类化合物,通过化学和生物手段都能实现。日本专利JP93-206579、欧洲专利EP85-306670中均公开了将改性的阮内镍催化剂用于氰基吡啶转化为酰胺类化合物反应。WO90/09988Al中公开了将碱金属硼酸盐用于氰基吡啶转化为酰胺类化合物反应。美国专利US2,471,518、美国专利US4,721,709号,德国专利申请DE2,517,054中均公开了在氢氧化钠存在下3-氰基吡啶的水解。
烟酰胺分为药用级和饲料级产品,其中药用级产品按照现行版中国药典要求其pH值范围在5.5-7.5,高级别烟酰胺一般要求pH值在6.5-7.5之间;饲料级烟酰胺pH值范围在5.0-6.0。然而,以上这些现有方法都有一些缺陷:虽然3-氰基吡啶的转化率很高,但是选择性很差,反应中会产生一部分副产物烟酸,使得到的烟酰胺产品pH值不高,很难达到要求。如果想达到要求,一般都需要进行多次精制,这样收率都会比较低,且大幅增加生产成本。
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新的烟酰胺的制备方法,以满足现代工业化生产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步骤简便、适于工业化生产的烟酰胺的制备方法,制得的烟酰胺纯度高且pH值达到药用级要求。
一种烟酰胺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将3-氰基吡啶溶于醇中,加入水和催化剂进行水解反应,反应产物经后处理制得烟酰胺。
本发明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作为优选:
所述的醇可选自C1-C4的饱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优选乙醇。
3-氰基吡啶与水的摩尔比为1∶1-1.3。
3-氰基吡啶与醇的质量比为1∶3-8,进一步优选为1∶4。
所述的催化剂可选用现有3-氰基吡啶水解制备烟酰胺反应中常用的催化剂,优选二氧化锰。
3-氰基吡啶与二氧化锰的摩尔比为1∶0.15-0.5,进一步优选为1∶0.24。
所述的水解反应温度为80℃-100℃,优选90℃-100℃,反应时间为6小时-10小时。
所述的后处理可采用本领域的常规手段,例如干燥等,优选后处理过程包括:将反应产物蒸干后取出,于60℃-80℃真空干燥,一般干燥6小时-18小时即可。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反应选择性高,反应产物易于纯化,产品质量好、收率高,得到产品pH值均高于6.5。
2)由于反应体系含水,使得对醇的浓度要求不高,且使用后的醇溶剂回收操作简单,可以反复套用。
3)反应快,产能充足,适合批量生产。
4)反应转化率可达100%,选择性可达99%以上。
总之,本发明所采用的原料和溶剂均是价廉易得的,不引入辅助试剂,经济性好,反应条件较温和,产品分离容易且纯度高、收率高,三废少,污染小,利于产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发明人发现,从反应机理考虑,用水做溶剂的现有方法在反应后期,由于反应体系中的溶剂完全是水,已制得的烟酰胺会和水进行反应重新分解,生成副产物烟酸,使得产品的pH值降低;而采用醇和水的混合反应体系,可以有效地遏制烟酸的生成。
以下实例是为了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不应将其视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实施例1烟酰胺的制备
在1000ml的四口烧瓶中,投二氧化锰20g(0.23mol),固体3-氰基吡啶100g(0.96mol),质量百分浓度为95%的乙醇400g(其中乙醇380g,8.25mol;水20g,1.11mol)。搅拌升温至90℃开始保温,保持温度在90℃+5℃反应6小时后结束反应,反应完将反应产物取样用HPLC进行检测。检测结果(HPLC):以峰面积归一法积分计,烟酰胺质量百分含量为99.7%,烟酸质量百分含量为0.3%,3-氰基吡啶未检出;反应转化率100%,选择性99.7%。将反应产物旋蒸至干后取出,于60℃真空干燥10小时后得到烟酰胺116.7g,烟酰胺的摩尔收率为99.49%,pH值为7.0。
实施例2烟酰胺的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新赛科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新赛科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921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