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羧基化聚苯乙烯微球与C反应蛋白抗体的共价交联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92601.9 | 申请日: | 2010-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19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吕军;赵世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军 |
主分类号: | G01N33/531 | 分类号: | G01N33/531;G01N33/6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95 江苏省南京市玄***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羧基 聚苯乙烯 反应 蛋白 抗体 共价 交联 | ||
1.一种羧基化聚苯乙烯微球与C反应蛋白抗体的共价交联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粒径的羧基化聚苯乙烯微球;
(2)将羧基化聚苯乙烯微球用缓冲液离心清洗,重悬浮;
(3)加入交联剂后混匀,温育后离心清洗;
(4)加入酸碱调节剂后加入C反应蛋白抗体和封闭剂,温育;
(5)清洗羧基化聚苯乙烯微球;
(6)加入缓冲液,重悬浮,储存于缓冲液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羧基化聚苯乙烯微球与C反应蛋白抗体的共价交联法,其特征是步骤(1)所述羧基化聚苯乙烯微球的粒径为50~30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羧基化聚苯乙烯微球与C反应蛋白抗体的共价交联法,其特征是步骤(2)所述缓冲液是醋酸盐缓冲液或磷酸盐缓冲液,缓冲液的离子浓度为20~80mM,PH值为7.5~8。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羧基化聚苯乙烯微球与C反应蛋白抗体的共价交联法,其特征是步骤(3)所述交联剂包括碳二亚胺类,步骤(3)完成后交联剂的浓度为1~20mg/mL,所述温育的温度为15~45℃,时间为15~60分钟。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羧基化聚苯乙烯微球与C反应蛋白抗体的共价交联法,其特征是步骤(4)所述酸碱调节剂为2至6个C原子的有机酸,包括乙酸。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羧基化聚苯乙烯微球与C反应蛋白抗体的共价交联法,其特征是步骤(4)所述酸碱调节剂为2至6个C原子的有机酸,包括乙酸。
7.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羧基化聚苯乙烯微球与C反应蛋白抗体的共价交联法,其特征是步骤(4)所述封闭剂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包括曲拉通X-100、吐温80。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羧基化聚苯乙烯微球与C反应蛋白抗体的共价交联法,其特征是步骤(4)所述封闭剂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包括曲拉通X-100、吐温80。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羧基化聚苯乙烯微球与C反应蛋白抗体的共价交联法,其特征是步骤(4)所述封闭剂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包括曲拉通X-100、吐温80。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羧基化聚苯乙烯微球与C反应蛋白抗体的共价交联法,其特征是步骤(4)所述封闭剂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包括曲拉通X-100、吐温80。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羧基化聚苯乙烯微球与C反应蛋白抗体的共价交联法,其特征是步骤(4)所述温育的温度为15~45℃,时间为1.5~20小时。
12.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羧基化聚苯乙烯微球与C反应蛋白抗体的共价交联法,其特征是步骤(6)所述缓冲液为非离子两性缓冲液,包括羟乙基哌嗪乙硫磺酸、2-(N-吗啡啉)乙磺酸,所述缓冲液离子浓度为20~100mM,PH值为4.5~8。
1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羧基化聚苯乙烯微球与C反应蛋白抗体的共价交联法,其特征是步骤(6)所述缓冲液为非离子两性缓冲液,包括羟乙基哌嗪乙硫磺酸、2-(N-吗啡啉)乙磺酸,所述缓冲液离子浓度为20~100mM,PH值为4.5~8。
14.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羧基化聚苯乙烯微球与C反应蛋白抗体的共价交联法,其特征是步骤(6)所述缓冲液为非离子两性缓冲液,包括羟乙基哌嗪乙硫磺酸、2-(N-吗啡啉)乙磺酸,所述缓冲液离子浓度为20~100mM,PH值为4.5~8。
15.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羧基化聚苯乙烯微球与C反应蛋白抗体的共价交联法,其特征是步骤(6)所述缓冲液为非离子两性缓冲液,包括羟乙基哌嗪乙硫磺酸、2-(N-吗啡啉)乙磺酸,所述缓冲液离子浓度为20~100mM,PH值为4.5~8。
16.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羧基化聚苯乙烯微球与C反应蛋白抗体的共价交联法,其特征是步骤(6)所述缓冲液为非离子两性缓冲液,包括羟乙基哌嗪乙硫磺酸、2-(N-吗啡啉)乙磺酸,所述缓冲液离子浓度为20~100mM,PH值为4.5~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军,未经吕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9260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触控装置
- 下一篇: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及压印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