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日光温室的储热墙体结构及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92676.7 | 申请日: | 2010-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06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白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白建国 |
主分类号: | E04B2/56 | 分类号: | E04B2/56;E04C3/30;A01G9/14;C04B28/00;C09K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6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日光温室 墙体 结构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日光温室的储热墙体结构及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日光温室的墙体结构多为砖混或干打垒结构,尤其是砖混结构的日光温室,不仅不利于节能减排和浪费土地资源,且保温性差;有些墙体结构在内外双层砖混结构墙体中间塞入保温聚苯板,保温聚苯板之间不能进行密封,冬季热损失较大;有些墙体结构在内外砖混结构墙体中间塞入珍珠岩,在日光温室温热潮湿的环境下,珍珠岩的吸水性强,从而降低了珍珠岩的保温性能;针对上述不足本人中国专利申请号200910204839.6《相变储能太阳能温室建筑结构体系》解决了上述不足,但是其墙体结构是以钢结构为主体,需要进行防腐处理,制造成本较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日光温室的储热墙体结构及制造方法,它的技术路线是以水硬性胶凝材料和钢筋骨架,制造出地基墩、墙板柱、储热墙板,在施工现场进行安装;按这种方法制造的日光温室的储热墙体结构,具有轻质高强、储热保温、防水防腐,适应日光温室温热潮湿的环境,制造成本相对较低,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日光温室储热墙体;
发明内容
一种日光温室的储热墙体结构及制造方法,它是由地基墩、墙板柱、储热墙板所组成,在工厂或施工现场完成制造,在施工现场按装成墙体。
其中所述地基墩的特征在于,地基墩的上表面为长方形或方形,延墙体的长度方向地基墩的两侧为直立面,墙体的前后方向为斜面呈梯形;在地基墩的中央设置有上大下小的梯形孔,为墙板柱的固定孔;在两直立面上设置有固定地下防冻层的凹槽;地基墩内部按地基墩的形状设置笼式钢筋骨架,地基墩的上表面两端焊接有吊装环;地基墩的规格按照日光温室所在地的地质状况、气候状况(如风压、雪压)和冻土层的厚度、以及日光温室的储热墙体的高度和重量设计;制造时,地基墩依照形状和规格制成模具,以32.5#及以上标号的水泥或地质聚合物、沙、石子、钙基膨润土、聚合物乳液、按重量比1-2∶2∶3∶0.1-0.3∶0.1-0.3加入适量的化纤短纤维、减水剂、消泡剂、水,搅拌均匀,注入模具,经震捣、干燥、脱模、养护成型;地基墩可以在工厂制造,也可以在施工现场制造;
其中所述墙板柱的特征在于,墙板柱的截面形状可以是工字形(铁轨的截面形状)或长方形或方形,墙板柱是按新型日光温室墙体的高度和插入地基墩中央的长方梯形穿透孔的深度和所支撑的储热墙板的重量和气候状况(如风压、雪压),设计墙板柱的高度、宽度、厚度和内部所配钢筋或碳纤维树脂筋或竹制树脂筋的规格和数量或内部所配小截面工字铁的规格;工字形或长方形墙板柱的中间设置有梯形或长方形或圆形的透孔;墙板柱的内部按照墙板柱的形状设置规格略小于墙板柱的笼式骨架,包括钢筋骨架或碳纤维树脂筋骨架或竹制树脂筋骨架;制造时,按照墙板柱的形状和规格制成模具,按照制造地基墩的材料配合比和制造方法制成墙板柱。
上述笼式骨架和小截面工字铁的特征在于,①笼式骨架包括钢筋骨架或碳纤维树脂筋骨架或竹制树脂筋骨架;笼式钢筋骨架制造时,是以直径3-6mm的钢筋弯折多个小于墙板柱的横断面的墙板柱套,按照设计墙板柱的高度,选择直径4-10mm的直条钢筋或直条碳纤维树脂筋或直条竹制树脂筋8-24根,捆绑在间隔20-60mm的墙板柱套的四周;在笼式骨架的内、外面上,对应储热墙板上固定螺丝的位置,在钢筋笼式骨架上焊接预埋铁件或在碳纤维树脂筋骨架或竹制树脂筋骨架上捆绑预埋铁件;墙板柱间距为1000mm或1200mm的,在钢筋笼式骨架的前面上部焊接预埋铁件或在碳纤维树脂筋骨架或竹制树脂筋骨架的前面上部捆绑预埋铁件;②小截面工字铁是铁板厚度为1-3mm,宽度略小于墙板柱,中间设置有梯形或长方形或圆形的透孔,经焊接而成;也可以是链条等工业产品的下脚料焊接而成。
其中所述储热墙板的特征在于,储热墙板是带有储热空腔的保温墙板,它是由骨架、外增强网、内增强网,外表层、保温层、内表层所组成,保温层与内表层之间设置有储热空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白建国,未经白建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926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