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继电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93319.2 | 申请日: | 2010-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40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王铁伟;王坚敏;余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天波港联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16 | 分类号: | H01H50/16;H01H5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申绍中 |
地址: | 31513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继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具体讲是一种继电器。
背景技术:
我们知道,常规技术中的继电器工作时,只要在线圈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线圈中就会流过一定的电流,从而产生电磁效应,衔铁会在电磁力吸引的作用下带动动簧片上的动触点与静簧片上的静触点(常开触点)吸合,动触点与静触点吸合以后便接通了外部电路,为了使外部电路一直处于导通状态,我们需要继续给线圈供电来保持动触点与静触点吸合,但是,长时间地给线圈供电不但会造成电能的浪费,而且还会导致线圈的发热量持续增加,影响线圈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节省电能,延长线圈使用寿命的继电器。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继电器:包括基座、后盖、动簧片I、动簧片II、骨架、连接在骨架上的线圈以及由左向右依次连接在基座上的静接触片I、动簧引出片I、静接触片II和动簧引出片II,基座与后盖连接,静接触片I上连接有静触点I,动簧片I下部与动簧引出片I连接,动簧片I上部连接有可吸合在静触点I上的动触点I,静接触片II上连接有静触点II,动簧片II下部与动簧引出片II连接,动簧片II上部连接有可吸合在静触点II上的动触点II,其中,线圈为一个可变换极性的线圈,骨架位于动簧片I左侧,骨架与动簧片I及动簧片II之间连接有一个可在线圈断电后继续保持动簧片I和动簧片II处于线圈通电时状态的保持机构。
本发明所述的继电器,其中,保持机构可包括推杆、磁钢体、左轭铁、右轭铁、连接板以及连接在磁钢体上的上衔铁和下衔铁,左轭铁和右轭铁分别连接在骨架的左部和右部,连接板连接在左轭铁与右轭铁之间,磁钢体可转动地连接在连接板与基座之间,磁钢体上部与推杆连接,推杆的左、右两端分别与静接触片I及静接触片II可滑动连接,推杆中部设有两个凸销I,推杆右部设有两个凸销II,动簧片I上部位于两个凸销I之间,动簧片II上部位于两个凸销II之间。
本发明所述的继电器,其中,动簧片I上部与凸销I接触部位设有弹性片I,动簧片II上部与凸销II接触部位设有弹性片II。
采用以上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继电器具有以下优点:与现有技术需要一直保持线圈通电才可使动簧片上的动触点与静簧片上的静触点吸合不同,由于本发明继电器在骨架与动簧片I及动簧片II之间连接有一个可在线圈断电后继续保持动簧片I和动簧片II处于线圈通电时状态的保持机构,因此,本发明继电器在接通外部电路或断开外部电路时仅对线圈通入瞬间电流,然后即可断开线圈的电流,保持机构可使动簧片I和动簧片II处于线圈通电时状态。本发明继电器中的线圈在动触点I与静触点I以及动触点II与静触点II接通或断开以后,线圈中是没有电流通过的,因此,本发明继电器不但有效节约了电能,而且还缩短了线圈的通电时间,进而大大降低了线圈的发热量,进一步提高了线圈的使用寿命。
保持机构包括推杆、磁钢体、左轭铁、右轭铁、连接板以及连接在磁钢体上的上衔铁和下衔铁,当本发明继电器工作时,即接通外部电路时,使用者可通过改变线圈的极性来使左轭铁产生磁性,并依靠这个磁性来吸引上衔铁左部逆时针摆动,在上衔铁左部逆时针摆动的过程中,磁刚体上部会带动推杆向左移动,此时,推杆上的凸销I及凸销II会分别带动动簧片I及动簧片II向左移动,并最终使动触点I与静触点I以及动触点II与静触点II吸合,待上衔铁左部吸向左轭铁后,上衔铁会在磁刚体永磁性的作用下一直与左轭铁保持吸合的状态,此时,使用者可将线圈的电源切断。当本发明继电器需要断开外部电路时,使用者可通过反方向改变线圈的极性来使右轭铁产生磁性,此时,上衔铁会在右轭铁磁性的作用下顺时针摆动并吸向右轭铁,在上衔铁吸向右轭铁的过程中,磁钢体上部则会带动推杆向右移动,推杆向右移动的过程中,凸销I和凸销II则会驱使动触点I与静触点I以及动触点II与静触点II断开,待上衔铁右部吸向右轭铁以后,上衔铁会在磁刚体永磁性的作用下一直与右轭铁保持吸合的状态,此时,使用者可将线圈的电源切断。
弹性片I的设置能够有效增加动触点I与静触点I之间的吸合压力,从而确保动触点I与静触点I吸合后的牢固性,而弹性片II的设置能够有效增加动触点II与静触点II之间的吸合压力,从而确保动触点II与静触点II吸合后的牢固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继电器的立体结构外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继电器去除后盖时的主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继电器去除后盖、基座及连接板时的主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天波港联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天波港联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933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