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强度聚酯复合井盖、井盖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93382.6 | 申请日: | 2010-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12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发明(设计)人: | 郭晓明;刘德坤;冯玉良;李洪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泛亚电通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4 | 分类号: | E02D29/14;C04B26/18;C04B14/42;C04B14/28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王伟锋;姚铁 |
地址: | 102628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强度 聚酯 复合 井盖 配方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井盖的配方及其井盖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高强度聚酯复合井盖、配方及其井盖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电力、通信、市政工程等城建设施所用检查井盖,普遍采用铸铁或钢筋混凝土制成,随后出现了复合井盖,如中国专利,专利号为:CN200520049778.8,发明名称为“高强度复合井盖”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井盖产品用复合材料制成,具体技术方案是:井盖外层为FRP(即纤维强化塑料,俗称玻璃钢)玻璃复合层,表面层是彩色浮雕,它为表面毡树脂胶层,在树脂胶层内设石英砂玻纤层,中间层中央是填充材料,并铺设带肋纹钢筋结构,它采用配制FRP玻璃钢拌合液体浇注固化,在底层铺设玻纤捻纱复合胶粘层,形成多层板壁结合复合井盖。
铸铁制品井盖抗冲击性差、易锈蚀、易碎裂、经常因为被人偷走当成废铁卖,从而严重威胁了行人及车辆安全,并给国家造成经济损失;而钢筋混凝土检查井盖不但笨重、韧性差,而且易碎裂、承载低、使用年限短。虽然复合井盖相比铸铁井盖,节省了金属材料,对防止偷盗井盖起到一定的作用;相比钢筋混凝土井盖抗外压负荷强度有所提高,但是由于该复合井盖结构复杂,不但体积大、笨重、使用不便,而且因为井盖中间设有强固钢筋,因此并不能完全杜绝被盗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使用效果好的高强度聚酯复合井盖及其配方。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目的提供井盖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强度聚酯复合井盖的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不饱和聚酯树脂20~25份、低收缩添加剂5~10份、重质碳酸钙35~55份、硬脂酸锌0.5~2份、活性氧化镁0.1~1.0份、固化剂0.1~0.3份、炭黑0.1~1.0份、无碱玻璃纤维无捻粗纱5~25份、玻璃纤维无捻粗纱布5~25份。
所述固化剂为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或过氧化苯甲酰叔丁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优选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强度聚酯复合井盖的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不饱和聚酯树脂21~22份、低收缩添加剂8~9份、重质碳酸钙40~50份、硬脂酸锌1~1.5份、活性氧化镁0.2~0.8份、固化剂0.12~0.28份、炭黑0.2~0.8份、无碱玻璃纤维无捻粗纱10~20份、玻璃纤维无捻粗纱布10~20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制备井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不饱和聚酯树脂和低收缩添加剂加进反应釜,合闸开始搅拌,搅拌速度600-800转/分钟;
2)、向已经开始搅拌的反应釜中加入重质碳酸钙,然后加入硬脂酸锌,加完后继续搅拌50-80分钟;
3)、停止搅拌后,将反应釜中的原料装到搅拌桶中,向搅拌桶中加入活性氧化镁,固化剂,炭黑,然后将搅拌桶推到二次搅拌机下,搅拌10~15分钟,搅拌速度500-700转/分钟,使原料均匀地混合成树脂糊,然后将树脂糊分装到四个上糊桶中;
4)、在一台片状模塑料成型机上加入无碱玻璃纤维无捻粗纱,调节刮刀与台面之间的间隙,保持在3~4毫米之间;
5)、每台片状模塑料成型机上有2个上糊区,将两个上糊桶的树脂糊分别推到片状模塑料成型机的两个上糊区,在上糊区的聚乙烯薄膜上均匀地倾注树脂糊,开动玻纤切割装置,转速为500~600转/分钟,同时开动辊筒装置,转速为50~80转/分钟,树脂糊敷在两片聚乙烯薄膜上分别被输送到传送带上,无碱玻璃纤维无捻粗纱铺在下层聚乙烯薄膜的树脂糊上,两层薄膜再合拢,形成夹心层;
6)、夹心层通过辊轴的运转压实,将压实后的片料收集成卷,用聚乙烯薄膜包裹好,得到粗纱片材,粗纱片材的结构是从下往上依次为:聚乙烯薄膜、树脂糊、无碱玻璃纤维无捻粗纱、树脂糊、聚乙烯薄膜;
7)、在片状模塑料成型机上加入玻璃纤维无捻粗纱布,调节刮刀与台面之间的间隙,保持在3~4毫米之间;
8)、将另外两个上糊桶的树脂糊分别推到片状模塑料成型机的两个上糊区,在上糊区的聚乙烯薄膜上均匀地倾注树脂糊,停止玻纤切割装置,同时开动辊筒装置,转速为50~80转/分钟,树脂糊敷在两片聚乙烯薄膜上分别被输送到传送带上,玻璃纤维无捻粗纱布铺在下层聚乙烯薄膜的树脂糊上,两层薄膜再合拢,形成夹心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泛亚电通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泛亚电通工贸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933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层建筑抗风肋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环保皮革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