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移动隔震建筑物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95335.5 | 申请日: | 2010-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20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张鑫;贾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H9/02 | 分类号: | E04H9/02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王吉勇 |
地址: | 250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建筑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木工程技术,尤其是一种可移动隔震建筑物。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市的建设和改造规模不断加大,建筑物的平移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该技术与拆除重建相比,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建筑物整体移位是在建筑物上部结构与基础间施工托换结构,并在托换结构下部建造移位的行走轨道,在托换结构和行走轨道之间将建筑物切断并放置滚轴等移位装置,然后施加水平力将其移至指定位置,水平力可由千斤顶提供。从建筑物整体移位的过程可看出,其工作量很大,费用也比较高。
我国同时是一个地震灾害多发的国家,地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建筑物隔震技术是在建筑物基础与上部结构设置隔震装置形成隔震层,把房屋结构与基础隔离开,利用隔震装置来隔离或耗散地震能量以避免或减少地震能量向上部结构传输,建筑物的震动周期大大延长,震动频率明显降低,以减少建筑物的地震反应,从而使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不损坏或倒塌。隔震技术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传统的隔震技术应用的是铅芯橡胶隔震支座,该支座成本高,使推广应用有一定困难。
公开号为CN1125471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抗震建筑系统,其公开了一种用来支撑建筑单元的装置,它包含有一对横向有间距的固定支撑件,此支撑件安置于建筑单元下的或者邻近的地面上。还包括一个加长的有弹性的部件,此部件在离开此细长件端部向内一段距离处支撑在承载面上。此建筑单元可以安排的与此细长件相连接。其抗震的原理是负载变化引起的细长件弯曲和滑动,起到抗冲击和吸收能量的作用。其缺点是结构部件复杂、成本高、不易实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低、方便移动、抗震效果好的可移动隔震建筑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可移动隔震建筑物,包括上部结构、托换结构和基础,上部结构设置于托换结构上部,托换结构与基础之间设有若干滚珠或滑块,托换结构与基础通过竖向限位装置连接,托换结构周围设有间隔一定距离的限位墙,托换结构与限位墙之间通过水平钢拉杆连接。
所述竖向限位装置为竖向钢拉杆。
本发明中,上部结构一般指地壳之上的土木工程,包括桥梁、房屋等建筑物。
托换结构是指在上部结构和原基础之间设置的一种结构,建筑物上部结构传递到原基础的荷载转移到托换结构上,为建筑物平移创造条件。
基础【foundation】指建筑底部与地基接触的承重构件,它的作用是把建筑上部的荷载传给地基,因此地基必须坚固、稳定而可靠。
本发明将建筑物平移和隔震技术相结合,在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中,将基础、托换结构和上部结构一次性建好,在基础和托换结构之间即放入滚珠或滑块。在建筑物需要移动时,不必再另施工托换结构和放置滚轴,只需安装千斤顶等水平牵引装置即可。在建筑物遭遇地震时,滚珠或滑块作为隔震层可以发挥隔震和吸收地震能量的作用,将建筑物的震害降低到最小。
本发明在建造阶段即设置滚珠或滑块,兼具了平移和隔震两种功能。滚珠或滑块隔震系统与传统的铅芯橡胶隔震系统相比具有造价低、易修复的优点。
本发明的托换结构设置水平限位装置,水平限位装置包括限位墙和水平钢拉杆,托换结构通过水平钢拉杆与限位墙相连。托换结构与限位墙之间预留足够的空间。在正常使用阶段风荷载等水平荷载作用下和低于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荷载作用下,水平限位装置可保证建筑物固定不动。而出现高于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作用时,水平钢拉杆断开,允许建筑物(上部结构)与基础间出现相对移动。限位墙可保证建筑物不会从基础上掉下来。地震过后,可设牵引装置将建筑物移回原位,修复水平钢拉杆。
托换结构设置竖向限位装置,在出现竖向地震作用时建筑物不会发生倾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
本发明的水平钢拉杆和竖向钢拉杆不是地震的耗能装置,是固定建筑物用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基础、滚珠或滑块、托换结构和上部结构的位置示意图;
图2是水平限位装置和竖向限位装置示意图;
图中:1.上部结构;2.托换结构;3.滚珠或滑块;4.基础,5.限位墙,6.水平钢拉杆,7.竖向限位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建筑大学,未经山东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953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刚石复合片基体
- 下一篇:一种无模板U型钢混凝土组合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