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处理装夹治具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95544.X | 申请日: | 2010-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55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发明(设计)人: | 曹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优德精密工业(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00 | 分类号: | C21D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31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处理 装夹治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热处理治具,特别是涉及到一种热处理装夹治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热处理治具是热处理用铁筐,热处理时把工件散装在铁筐中放入热处理炉内进行热处理。由于工件是杂乱堆放的,在热处理时工件因加热、淬火不均匀,会导致硬度不良、硬度不统一。另外工件散乱地装在一起,在放入、取出、搬运的过程中难免引起碰伤。碰伤轻则引起工件外观不良,重则报废。特别是模具冲头类产品刃口部位更不能有碰伤。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热处理时,采用热处理铁筐杂乱堆放工件,工件加热、淬火不均匀,导致硬度不良,同时工件散乱地装在一起容易碰伤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处理装夹治具,能够将工件整齐的进行排列放置,利于热处理炉进行较好的热处理。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热处理装夹治具,包括两块工件装夹板,若干支撑杆,其特征在于:在两个工件装夹板通过支撑杆相连接,在最下面的工件装夹板上设有若干第一工件装夹孔,所述第一工件装夹孔的外径小于工件的外径,在中间工件装夹板上也设有若干第二工件装夹孔,所述第二工件装夹孔的外径大于工件的外径。
前述的一种热处理装夹治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最上面的工件装夹板。
前述的一种热处理装夹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包括四个双头支撑杆和四个单头支撑杆,所述单头支撑杆底端设有内螺纹孔,顶端设有外螺纹,杆身外径比外螺纹大;所述双头支撑杆两端都设有外螺纹,杆身外径比外螺纹大。
前述的一种热处理装夹治具,其特征在于:在三个工件装夹板的四个角上分别开设有四个螺栓孔,所述四个双头支撑杆底端的外螺纹分别穿过最下面工件装夹板的四个螺栓孔并用连接螺母锁紧,所述四个双头支撑杆顶端的外螺纹分别穿过中间工件装夹板的螺栓孔,并与相对应的单头支撑杆一端的内螺纹孔相连接,所述四个单头支撑杆另一端的外螺纹分别穿过最上面的工件装夹板的四个螺栓孔。
前述的一种热处理装夹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的杆身外径大于工件装夹板螺栓孔的孔径。
前述的一种热处理装夹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装夹板的工件装夹孔内能够放置长短不同的工件。
前述的一种热处理装夹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处理装夹治具能够设置多块工件装夹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热处理装夹治具可以将工件插放在工件装夹板的工件装夹孔中,并通过三块工件装夹板将工件固定住,再把热处理装夹治具整个放入热处理用铁筐中,最后送入热处理炉进行热处理,这样工件在加热时受热、淬火更加均匀,生产出的产品质量更加优良,同时工件规则整齐的排放,也避免了在放入、取出、搬运过程中引起的碰伤,造成工件的损伤和报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热处理装夹治具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热处理装夹治具组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和2所示一种热处理装夹治具,用来放置两层工件,其中放置第一层工件结构为:包括三块工件装夹板1,四个单头支撑杆2和四个双头支撑杆4,在最下面的工件装夹板1上设有若干第一工件装夹孔,第一工件装夹孔的外径小于工件3的外径,在中间工件装夹板1上也设有若干第二工件装夹孔,第二工件装夹孔的外径大于工件3的外径,第一工件装夹孔和第二工件装夹孔位置一一相对。在三个工件装夹板的四个角上分别开设有四个螺栓孔,所述四个双头支撑杆4底端的外螺纹分别穿过最下面工件装夹板1的四个螺栓孔并用连接螺母5锁紧,所述四个双头支撑杆4顶端的外螺纹分别穿过中间工件装夹板1的螺栓孔,并与相对应的单头支撑杆2一端的内螺纹孔相连接,所述四个单头支撑杆2另一端的外螺纹分别穿过最上面的工件装夹板1的四个螺栓孔。单头支撑杆2底端设有外螺纹,顶端设有内螺纹孔,杆身外径比外螺纹大;双头支撑杆4两端都设有外螺纹,杆身外径比外螺纹大。工件装夹板1的工件装夹孔内能够放置长短不同的工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优德精密工业(昆山)有限公司,未经优德精密工业(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955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