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铅酸蓄电池的保护修复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95859.4 | 申请日: | 2010-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78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发明(设计)人: | 陈赖容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赖容 |
主分类号: | H02H7/18 | 分类号: | H02H7/18;H02J7/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5209 | 代理人: | 方惠春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蓄电池 保护 修复 电路 | ||
1.用于铅酸蓄电池的保护修复电路,在于对铅酸蓄电池充电时进行保护和修复,其特征在于:在多个电池串联而成的电池组中的其中任意一个电池连接该保护修复电路,保护修复电路的正、负极分别与该电池的正、负极并联,该电池的负极串联于该保护修复电路中的电子开关后的输出端成为电池的负极,上述保护修复电路对电池的电压值和温度值实时监测,当电压值或温度值达到或超过设定值时,控制上述电子开关关断充电回路,当电压值或温度值小于设定值时,控制上述电子开关重新导通充电回路,如此循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修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修复电路包括分压电路Rc、温度传感器Kt、电压检测监控电路Ku和控制电池组总回路的电子开关K,分压电路Rc连接于一个电池的正、负极,用于对其按照初始设定值进行分压采样,温度传感器Kt并接于分压电路Rc,用于输出信号改变分压电路Rc的分压比例,电压检测监控电路Ku连接于分压电路Rc的一电压采样端,用于对采样电压进行检测监控,并输出翻转电平信号控制电子开关K的关断或导通状态的切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护修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压电路Rc由串联的多个精密电阻组成分压采样电路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护修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度传感器Kt是由功率管驱动工作的温度开关芯片组成的温度检测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护修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度传感器Kt是机械的温度开关组成的温度检测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护修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子开关K是光电耦合器控制驱动大功率开关管组成的电子开关电路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护修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子开关K是脉动触发电路控制驱动大功率开关管组成的电子开关电路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护修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修复电路是一个电池BT4的正极连接极性二极管D2后至由串联的电阻R13、R10、R11、R12组成分压电路至电池BT4的负极,电阻R11、R12两端并联电容C2,电阻R13串联一功率三级管Q4、电阻R14和温度开关芯片IC3至电池BT4的负极,功率三级管Q4的控制极接于电阻R10、R11之间,温度开关芯片IC3的OUT端接于电阻R11、R12之间,温度开关芯片IC3的VCC端和GND端并联一电容C3,功率三级管Q4的发射极与电阻R14之间连接一电阻R16至电压检测芯片IC4,电压检测芯片IC4的VCC端和GND端并联一电容C4,电压检测芯片IC4的V-端连接一电阻R15至电池BT4的负极,电阻R13、R10之间连接电阻R18、光耦管U2输入端、开关管Q5至电池BT4的负极,电压检测芯片IC4的OUT端连接于开关管Q5的控制极及并接一电阻R17至电池BT4的负极,极性二极管D2还连接一电阻R20后并接光耦管U2输出端、稳压二极管ZD1、电阻R21至开关管Q6的输出端,电阻R20后连接于开关管Q6的控制端,开关管Q6的输入端连接至电池BT4的负极,开关管Q6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并接一电阻R19。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保护修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关管Q6是MOS管或者IGBT复合管。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护修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修复电路是一个电池BT7的正极连接极性二极管D3后至由串联的电阻R22、R23、R24组成分压电路至电池BT7的负极,电阻R23、R24两端并联电容C5和电压检测芯片IC5至电池BT7的负极,电阻R23、R24之间连接一机械的温度开关TR1至电池BT7的负极,电压检测芯片IC5的V-端连接一电阻R25至电池BT7的负极,极性二极管D3后连接一电阻R27、电阻R28、三极管Q7至电池BT7的负极,电压检测芯片IC5的OUT端连接一电阻R26后至三极管Q7的基极,极性二极管D3后还连接一三极管Q9、电阻R29、极性二极管D4至开关管Q8的控制极,开关管Q8的输入极连接于电池BT7的负极,电阻R27、R28之间连接于三极管Q9的基极,电阻R29与极性二极管D4之间并联电阻R30和稳压二极管ZD2至开关管Q8的输出极,电阻R29与极性二极管D4之间还连接于一三极管Q10的基极,三极管Q10的发射极和集电极分别连接于开关管Q8的控制极和输出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赖容,未经陈赖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9585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仿生按摩床
- 下一篇:高导热CEM-3覆铜板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