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转接环的双金属复合管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95880.4 | 申请日: | 2010-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653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发明(设计)人: | 张燕飞;郭崇晓;李华军;潘建新;刘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向阳航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9/02 | 分类号: | F16L9/02;F16L13/02;B32B1/08;B32B15/01 |
代理公司: | 西安永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1 | 代理人: | 申忠才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接 双金属 复合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特殊形状管的制造和焊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用双层材料制造管以及用于进行焊接的工作的特殊形状的边沿部分。
背景技术
为了防止金属管道腐蚀,目前在金属管道内加装用耐腐蚀材料制成的内衬来保护金属管道,内衬管一般用不锈钢管,制备成双金属复合管。近年来双金属复合管技术及产品发展极为迅速,双金属复合管已在石油、天然气化工等领域以其高性价比等特点得到了广泛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金属复合管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困扰多年的化工、石油技术领域采用钢材料管耐蚀效果差,采用耐蚀合金管成本高的技术难题。
双金属复合管保证了管道的机械性能,提高了管道的耐腐蚀性能,在长距离输送石油天然气或化工产品需要将多根双金属管采用焊接的方法联接起来,联接部位的结构一直阻碍着双金属复合管的应用。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制造方法为机械贴合,如热挤压、冷拔、冷旋压等方法。由于金属管与内衬管之间存在有间隙,当衬管出现局部腐蚀,腐蚀性介质渗入金属管与内衬管之间的间隙,就会形成局部腐蚀,从而加速金属管道腐蚀,造成管层间大面积分离。在高温温度和高压的条件下,内衬管受外压,发生失稳甚至造成内衬管鼓包,造成管道阻塞的事故发生。而且机械贴合在现场焊接时,技术难度大、焊缝合格率低,直接影响该产品的产业化。
专利公开号为CN101334119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双金属复合管的焊接联接接头,但其内衬层端部封焊后,内衬层两端距离连接头的端部存在一定距离,双金属复合管在现场焊接时,焊缝处与内衬端部封焊处难以很好地联接,会出现环形凹槽,极易造成紊流和腐蚀现象,直接影响产品的焊接质量。
专利号为CN201344320Y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双金属复合管的焊接连接接头,其内衬层端部与基管封焊,但在现场焊接时极易使转接环与衬层之间的封焊熔化,造成焊接时基衬之间的气体流出,增加焊接难度,影响焊接质量。
双金属复合管联接除螺纹联接外,大部分采用焊接方式联接,但由于内衬管的厚度较薄,联接头联接处密封难度大,可靠性差,介质容易向外泄露,同样会造成双金属复合管被腐蚀损坏。在双金属复合管之间焊接联接时,由于涉及到两种金属的焊接,使其现场施工质量难以保证。为此,双金属复合管厂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如翻边结构、端面封焊、预堆边等方式,降低现场焊接的难度,但这些技术方案没有彻底地解决现场两种金属零部件焊接的技术难题。因此,在双金属复合管技术领域,当前需迫切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保证耐蚀性能的前提下,便于焊接施工的双金属复合管。
专利公告号为CN2466470Y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双金属复合管的焊接连接头,金属管道在使用过程中许多情况下是通过螺纹联接,如金属管道与三通管的联接是通过螺纹连接,石油天然气工业中使用的油管和套管都是通过螺纹接箍连接。由于内衬管的厚度较薄,接头联接处密封难度大,可靠性差,介质容易向外泄露,同样会造成双金属复合管被腐蚀损坏。在石油矿区野外作业的条件下,一般只能采用焊接方法联接井上双金属复合管道。双金属复合管之间焊接涉及到两种金属的联接,在现场条件下质量难以保证。为此,双金属复合管厂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如翻边结构、端面封焊、预堆边等方式,降低现场焊接的难度,但是这些技术方案没有彻底地解决现场两种金属零部件焊接的技术问题,或者工艺复杂。但是双金属复合管的联接,包括井下管的接箍螺纹联接和地面管道的焊接联接,是一个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双金属复合管技术领域,当前需迫切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焊接、耐腐蚀、能输送腐蚀液体和腐蚀气体的双金属复合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双金属复合管的缺点,提供一种耐腐蚀性能好、耐磨性能好、使用寿命长、产品生产成本低的带转接环的双金属复合管。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基管的两端设置有转接环,基管内设置有内衬管。本发明的基管的轴向长度与内衬管的轴向长度相同。本发明的转接环的外径与基管相同,转接环的内径与内衬管的内径相同,即转接环厚度等于基管厚度与内衬管的厚度之和,转接环的内端面与基管和内衬管的外端面焊接联接,形成一圈径向环焊圈。
本发明的转接环内环面的轴向长度为20~1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向阳航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向阳航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958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拉式投影幕的支架结构
- 下一篇:阀球顶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