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涤纶短纤维亲水纺丝油剂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95882.3 | 申请日: | 2010-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80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发明(设计)人: | 朱春华;鲁纪平;潘德忠;杨建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传化化学品有限公司;浙江传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5/647 | 分类号: | D06M15/647;D06M13/295;D06M15/53;D06M101/32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 33206 | 代理人: | 张建青 |
地址: | 31122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涤纶 短纤维 纺丝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合成纤维加工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涤纶短纤维加工用的亲水纺丝油剂。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用于常规涤纶短纤维纺丝油剂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大量的资料及专利文献都对此进行了详尽的报道。随着纤维生产的差异化及功能化发展,用于无纺布领域的短纤维产量越来越大,无纺布在后续加工过程(比如水刺、上浆等)中经常会有亲水要求,而在纺丝过程中赋予纤维良好的亲水性无疑是最经济最便捷的方式,这就对纺丝加工过程中使用的油剂提出了亲水要求。
现有技术中,短纤油剂一般都以直链烷基磷酸酯盐或直链烷基聚醚磷酸酯盐为主要成分,并配以一些高级脂肪酸酯、脂肪醇聚醚、烷基酚聚醚等作为平滑剂和集束剂,这些涤纶短纤油剂能适用于各种规格和各种工艺的纺丝要求。然而,通过现有油剂生产的短纤维都是拒水的,无法适用于那些对纤维有亲水要求的领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适用于短纤维生产过程中的亲水纺丝油剂,使生产出来的短纤维具有良好的亲水性,以便直接用于有亲水需求的无纺布织造领域。
为此,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涤纶短纤维亲水纺丝油剂,其含有组份A:聚醚改性硅油,组份B:异构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盐,组份C:脂肪胺聚醚,各组份的重量百分比为A:70-80%,B:10-20%,C:5-10%。
所述的组份A聚醚改性硅油的通式如下:
其中,X为支链中带有聚氧烯基长链的单甲基硅氧烷重复单元数,取数为5-20;
Y为分子中二甲基硅氧烷重复单元数,取数为200-350;
n为聚氧乙烯基重复单元数,取数为15-25;
m为聚氧丙烯基重复单元数,取数为5-10。
所述的组份B异构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盐是单、双酯的混合物,其通式为:
其中R为异构脂肪醇,碳原子数为10-18;
n为聚氧乙烯基重复数,取数为3-5;
M为碱金属。
在现有技术中,短纤油剂组份中起到平滑作用的是直链脂肪醇磷酸酯或直链脂肪醇聚醚磷酸酯,依靠较长碳链的柔顺性赋予了纤维良好的平滑性,但是碳链在纤维上形成的拒水薄膜使纤维丧失了亲水性能。本发明中的聚醚改性硅油由于其异常柔顺的硅氧烷主链结构使得其具有良好的平滑性,能保证纤维在纺丝过程中不会因摩擦大而产生短头,缺少聚醚改性硅油组份将无法顺利生产;同时,通过聚醚对硅氧烷的接枝改性,聚醚链段在纤维表面形成亲水薄膜,为纤维提供了良好的亲水性能,同时还可以将纺丝过程中产生的静电荷导走,具有辅助的抗静电性能,它与组份B异构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盐配合使用,可以增加磷酸酯的抗静电性能,具有较好的增效作用,两者的协同增效关系见表1。表1中油剂配方仅考虑抗静电性能(为比较抗静电性能,暂不考虑其他纺丝性能),油剂使用按常规纺丝工序进行。
纤维比电阻测试按照国标《合成短纤维比电阻比电阻试验方法》GB/T14342-93进行,纤维比电阻越小,说明油剂的抗静电性能越好。
表1组份A与组份B对抗静电性能的协同增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传化化学品有限公司;浙江传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传化化学品有限公司;浙江传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958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桥梁路面径流过滤净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改善吸湿性能的三层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