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寄存器读写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95905.0 | 申请日: | 2010-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92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发明(设计)人: | 梁晓峰;叶晖;李志俊;郑卫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广晟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30 | 分类号: | G06F9/3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逯长明;王宝筠 |
地址: | 510630 广东省广州市天***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寄存器 读写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成电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寄存器读写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中,芯片的功能越强大,其需要配置的寄存器也就越多,如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等,都是通过特定的接口去访问和改写电路中其他寄存器来达到控制整个芯片工作的目的。芯片中的寄存器的设置直接决定了该芯片所处的工作模式及工作参数。随着集成电路规模和集成度的增大,片内寄存器的数量越来越多,寄存器的读写和交互操作越来越复杂,在整个设计周期内,寄存器的比特位置分布,名称,比特位宽,与其他比特的配合等各方面都可能面临多次修改。
现有的寄存器读写方法中,对读写控制器一般采用硬件描述语言,例如verilog语言进行编码设计ASIC,为了适应verilog语法要求,常常采取针对每一个(或每一段)寄存器比特逐个设计读写控制代码的方式,这样的常规设计使得各个寄存器比特和比特段之间的关联性很难表达出来,例如,哪些比特段集中成同一个读写地址为一个寄存器组,在一个地址里的比特段前后顺序如何,多个地址组的顺序如何等。
从上述过程中可以看出,假设为每一个寄存器比特都设计了代码,将使得代码内容非常多,并且每个或每段寄存器比特设计分散,这就导致了后续再对寄存器中的比特段的关联性进行检查修改时,代码改动量太大,使得寄存器的读写控制代码的修改和维护的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寄存器读写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寄存器的读写控制代码的修改和维护的效率低下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将上述构思应用于具体的应用环境中,提供一种寄存器读写装置,从而保证该方法的实现和应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寄存器读写方法,包括:
预先设置寄存器定义文件,所述寄存器定义文件中包括预先设置的各个寄存器组的地址、内容以及初始值;
接收片外发送的针对寄存器组的操作信号,所述操作信号中包括寄存器组的地址;
解析所述操作信号以获取所述寄存器组的地址;
依据所述寄存器组的地址对相应的寄存器组进行读写操作。
优选的,所述操作信号为读信号,则所述依据所述寄存器组的地址对相应的寄存器组进行读写操作,具体包括:
依据所述地址信息从所述寄存器定义文件中查找相应的寄存器组;
读取得到所述相应的寄存器组的内容。
优选的,所述操作信号为写信号,所述写信号中还包括待写入的数据信息,则所述依据所述寄存器组的地址对相应的寄存器组进行读写操作,具体包括:
依据所述地址信息从所述寄存器定义文件中查找相应的寄存器组;
按照所述待写入的数据信息修改所述相应的寄存器组的内容。
优选的,还包括:
对所述寄存器定义文件中各个寄存器组的地址和/或内容信息进行修改。
优选的,所述寄存器定义文件中各个寄存器组的地址、内容以及初始值之间互不相关。
优选的,所述寄存器组的内容具体为:寄存器组的地址中各个比特位在片内的控制功能或参数意义。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寄存器读写装置,包括:
SPI总线模块,用于接收片外发送的针对寄存器组的操作信号,所述操作信号中包括寄存器组的地址;
地址处理器模块,用于解析所述操作信号以获取所述寄存器组的地址;
读写控制器模块,用于依据所述寄存器组的地址对相应的寄存器组进行读写操作;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寄存器定义文件,所述寄存器定义文件中包括预先设置的各个寄存器组的地址、内容以及初始值。
优选的,所述读写控制器模块具体包括:
查找子模块,用于依据所述地址信息从所述存储模块中查找相应的寄存器组;
读取子模块,用于读取得到所述相应的寄存器组的内容。
优选的,所述读写控制器模块具体包括:
查找子模块,用于依据所述地址信息从所述存储模块中查找相应的寄存器组;
修改子模块,用于按照所述待写入的数据信息修改所述相应的寄存器组的内容。
优选的,所述寄存器定义文件中各个寄存器组的地址、内容以及初始值之间互不相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广晟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广晟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959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闪存的数据储存方法及储存系统
- 下一篇:一种海面溢油及悬浮物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