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酰亚胺填埋双沟脊型器件沟道的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96156.3 | 申请日: | 2010-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827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宝军;朱洪亮;赵玲娟;王圩;潘教青;梁松;边静;安心;王伟;周代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S5/22 | 分类号: | H01S5/2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汤保平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酰亚胺 填埋双沟脊型 器件 沟道 制作方法 | ||
1.一种聚酰亚胺填埋双沟脊型器件沟道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衬底的表面依次生长有源层和限制层,作为器件的基本结构;
步骤2:在限制层的表面制作光刻图形;
步骤3:光刻,在限制层的表面刻蚀出双沟脊型结构,刻蚀深度到达有源层的表面;
步骤4:在双沟脊型结构内及限制层的表面涂聚酰亚胺介质层,预固化;
步骤5:在聚酰亚胺介质层的表面涂光刻胶,烘干;
步骤6:曝光,显影去掉双沟脊型结构上的及限制层表面的聚酰亚胺介质层,固化,完成器件的制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亚胺填埋双沟脊型器件沟道的制作方法,其中步骤4所述的聚酰亚胺介质层是采用ZKPI-305II型聚酰亚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亚胺填埋双沟脊型器件沟道的制作方法,其中步骤4所述的预固化的时间为20-40分钟,使用台式电热干燥箱,固化的温度为110-1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亚胺填埋双沟脊型器件沟道的制作方法,其中步骤5所述的涂光刻胶的型号为S9912正性光刻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亚胺填埋双沟脊型器件沟道的制作方法,其中步骤5所述的烘干的温度为90-100℃,烘干的时间为15-20分钟,使用台式电热干燥箱。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亚胺填埋双沟脊型器件沟道的制作方法,其中步骤6所述的固化是在通入N2的高温炉内进行,其固化温度及时间为阶梯式,先150℃/60分钟,再180℃/30分钟,最后250℃/60分钟,使聚酰亚胺固化完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9615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