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传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96703.8 | 申请日: | 2010-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228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发明(设计)人: | 良尊弘幸;河西弘人;平田昂士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5/04 | 分类号: | F28D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彭久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输 装置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工作流体的相变传输热量的热传输装置以及该热传输装置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板式热管广泛地用作用于冷却例如为中央处理单元(CPU)的热源的装置。这样的板式热管具有封闭的外壳。工作流体和毛细管结构设置在外壳内。CPU等通过设置在外壳内的工作流体的相变而被冷却。
例如,在特开第2006-140435号公报中,描述了采用热管原理的散热器。该散热器具有外壳,该外壳包括上盖和下盖。该上盖和下盖每一个都通过压制铜片而形成,并且在上盖周边的内侧上形成凸起。通过扩散结合所压制的上盖和下盖,形成外壳,上盖中凸起的内侧形成外壳中的内部空间(例如,参考特开第2006-140435号公报中的[0012]和[0021]段以及附图3)。
发明内容
对于特开第2006-140435号公报中描述的散热器,为了制造外壳,处理上盖和下盖的步骤以及扩散结合上盖和下盖的步骤必须分开执行。因此,必然导致用于制造外壳的时间和成本。当改变所制造散热器的形状时,上盖和下盖的处理也相应改变。当改变压制模具时,必然带来制备新模具的时间和成本。
所希望的是提供以很少步骤和较少时间及成本制造容器的热传输装置制造方法以及热传输装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造热传输装置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在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插入毛细管构件来堆叠第一板、毛细管构件和第二板,该第一板和第二板构成热传输装置的容器,该热传输装置构成为利用工作流体的相变进行热传输。
使第二板变形的同时扩散结合第一板和第二板,以在容器中产生存放毛细管构件的内部空间。
在制造热传输装置的容器期间,因为在容放毛细管构件的容器中产生内部空间而使第二板变形与第一板和第二板的扩散结合同时执行,所以该容器可以以很少的步骤和较少的时间和成本制造。
毛细管构件可以沿着容器的外周边设置。在此情况下,堆叠可以包括沿着毛细管构件的外周边在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设置线式间隔物。而且,在扩散结合中,可以通过沿着间隔物的外周边给第二板施加压力来使第二板变形的同时扩散结合第一板和第二板。
由间隔物可靠地形成具有预定容积的内部空间。因为围绕容器外周边的毛细管构件设置在容器中的内部空间中,所以毛细管构件在容器中占据了很大比例的内部空间。这样,由毛细管构件引起的毛细管力有效地施加给内部空间中的工作流体。而且,该间隔物防止所制造的容器中内部空间的变形。
间隔物中可以形成缺口。在此情况下,在扩散结合后,工作流体可以通过间隔物中的缺口注入容器的内部空间中。
在设置具有缺口的间隔物时,例如,可以通过沿着毛细管构件的外周边提供一个间隔物而可以很容易地设置间隔物。工作流体通过该缺口注入容器中的内部空间。
在扩散结合中,可以扩散结合第一板和第二板,同时通过给第二板施加压力以使第二板变形,从而容器的外形制造为具有预定的形状。在此情况下,容器可以通过扩散结合后从第一板和第二板裁剪成预定的形状而制造。
例如,在所制造的容器的外形改变时,第二板可以根据该改变而变形。换言之,通过根据该实施例的制造方法,可以制造具有预定外形的容器。
在堆叠中,第一板、毛细管构件和第二板可以堆叠在第一装配架的平坦表面上。在此情况下,在扩散结合中,可以在用具有带开口的凹陷的第二装配架使第二板变形的同时扩散结合第一板和第二板,该开口的形状与容器的外形的形状相同。
例如,在所要制造容器的外形改变时,第二装配架可以根据该改变而进行修改。与制造压制加工中采用的模具相比,第二安装架可以以较少的时间和较低的成本制造。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热传输装置包括工作流体、毛细管构件、线式间隔物和容器。工作流体构造为通过相变进行热传输。毛细管构件构造为给工作流体施加毛细管力。
间隔物具有外周边,并且围绕毛细管构件。
容器包括内部空间、第一板和第二板。
工作流体、毛细管构件和间隔物设置在内部空间中。
第二板在通过沿着间隔物的外周边施加的压力而变形的同时被扩散结合,以产生内部空间。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容器可以以较少的步骤且用很少的时间和成本制造。
附图说明
图1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热传输装置的透视图。
图2是沿着图1所示热传输装置的横向方向上的Ⅱ-Ⅱ线剖取的截面图。
图3是图1所示热传输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4A和4B图示了图1所示热传输装置的制造方法。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热传输装置的透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公司,未经索尼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967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烟用木纤纸施胶滤棒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清洗消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