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硅硅键合工艺的微型麦克风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96722.0 | 申请日: | 2010-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45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同庆;沈绍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芯感智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31/00 | 分类号: | H04R31/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十八***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硅硅键合 工艺 微型 麦克风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基于硅硅键合工艺的微型麦克风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微型麦克风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提供连接板(1)与背极板(2),所述连接板(1)与背极板(2)上均生长有氧化层(4);
(b)、将背极板(2)放置在连接板(1)上,所述背极板(2)对应于生长氧化层(4)的表面与连接板(1)上对应于生长有氧化层(4)的表面相接触,背极板(2)与连接板(1)通过对应的氧化层(4)键合固定;
(c)、对上述背极板(2)进行刻蚀,使氧化层(4)上方相对应背极板(2)的厚度为4~10μm;
(d)、在厚度为4~10μm的背极板(2)上生长有绝缘键合层(11);
(e)、提供基板(3),并在基板(3)上凹设有安装槽(12);
(f)、在基板(3)对应于设置安装槽(12)的表面及安装槽(12)的内周面上均生长有绝缘支撑层(13);
(g)、在基板(3)对应于生长有绝缘支撑层(13)的表面上淀积振膜(5);
(h)、选择性的掩蔽和刻蚀所述振膜(5),得到位于安装槽(12)内的振膜(5);
(i)、将背极板(2)放置在基板(3)上,背极板(2)上对应于生长有绝缘键合层(11)表面与基板(3)对应于生长有绝缘支撑层(13)的表面相接触,背极板(2)与基板(3)利用绝缘键合层(11)与绝缘支撑层(13)相键合固定;
(j)、刻蚀基板(3)上方的连接板(1)与氧化层(4),去除背极板(2)上方的连接板(1)与氧化层(4);
(k)、选择性的掩蔽和刻蚀背极板(2),在背极板(2)上得到下电极孔(6),所述下电极孔(6)与安装槽(12)相连通,且对应于振膜(5)的一端;
(l)、在上述背极板(2)上淀积电极层(15),所述电极层(15)覆盖在背极板(2)的表面,并填充在下电极孔(6)的底部;
(m)、选择性的掩蔽和刻蚀电极层(15),得到位于背极板(2)与振膜(5)上的电极(7);
(n)、刻蚀振膜(5)上方的背极板(2),得到位于背极板(2)上的若干声孔(8),所述声孔(8)位于振膜(5)上方,并与安装槽(12)相连通;
(o)、刻蚀上述基板(3)对应于设有背极板(2)的另一端,得到位于振膜(5)下方的声腔(9);
(p)、刻蚀振膜(5)下方的绝缘支撑层(13),使振膜(5)与声腔(9)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硅硅键合工艺的微型麦克风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氧化层(4)为二氧化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硅硅键合工艺的微型麦克风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连接板(1)的材料为单晶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硅硅键合工艺的微型麦克风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电极(7)的材料为铝、镉或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硅硅键合工艺的微型麦克风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振膜(5)的材料为导电多晶硅或绝缘材料与金属材料的复合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硅硅键合工艺的微型麦克风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绝缘支撑层(13)为二氧化硅或氮化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硅硅键合工艺的微型麦克风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绝缘键合层(11)为二氧化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硅硅键合工艺的微型麦克风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声孔(8)形状为圆形、方形或椭圆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硅硅键合工艺的微型麦克风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振膜(5)、背极板(2)分别与对应的电极(7)电性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硅硅键合工艺的微型麦克风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背极板(2)为掺杂的单晶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芯感智半导体有限公司,未经无锡芯感智半导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9672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