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炉常温固化非水系浆料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96962.0 | 申请日: | 2010-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16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芦文凯;常醒民;王桂才;郑敬先;马金芳;万雷;王尉平;贾军民;魏建全;刘艳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省首钢迁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首钢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7/06 | 分类号: | C21B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7 | 代理人: | 刘月娥 |
地址: | 064404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炉 常温 固化 水系 浆料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炉工程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提供了一种高炉常温固化非水系压浆料施工方法,在高炉炉壳与冷却壁之间填充浆料,适用于新建大型高炉。
背景技术
高炉长寿技术是炼铁生产的关键技术之一,高炉炉底炉缸的使用寿命决定一代高炉的使用寿命,目前新建和在用大型高炉炉底炉缸普遍采用“热解决法”高炉长寿技术,“热解决法”长寿高炉在炉底炉缸区域采用碳质耐火材料,同时随着高炉容积的增加和长寿技术装备的发展,炉缸越来越多使用铜冷却壁,炉缸铜冷却壁的壁体厚度要小于铸铁冷却壁的壁体厚度,在炉缸冷却壁热面平其的条件下,不同材质炉缸冷却壁与炉壳之间的缝隙宽度变化很大。“热解决法”长寿技术的关键是使冷却壁能充分发挥其冷却效果,填充好高炉炉壳与冷却壁之间浆料对减少和避免炉皮串气,充分发挥冷却壁冷却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了满足高炉长寿和施工组织的要求,高炉炉缸普遍使用树脂或硅溶胶结合无水压入泥浆,同时采用了常温固化技术。由于高炉筑炉施工时部分材料、人员和工具需要从铁口或风口进入炉内,目前高炉炉缸压浆普遍采用炉壳开孔压浆方法。专利号200810047944.9分布了一种高炉压入灌浆造衬施工方法,用于高炉生产中后期的维修施工,如高炉炉缸、炉膛、炉身等部位出现的煤气泄露,甚至出现的炉壳局部烧红、炉衬部位剥蚀等现象,它的主要步骤是炉壳开孔、焊接压浆嘴、压浆。虽然该专利设定了压浆料材质、压浆压力和压浆数量,但总体来说属于砌筑后炉外压浆施工,高炉炉缸采用铜冷却壁后,炉缸区域冷却壁与炉壳之间的缝隙宽度和形状差别很大,为满足施工要求,需要对浆料粒度和结合剂加入量做相应的调整,在这种条件下,准确掌握施工界面的位置对于保证浆料的填充效果是非常重要的,采用外部压浆方法很难控制好浆料的填充高度和填充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炉常温固化非水系压浆料施工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解决了高炉炉缸浆料的施工问题,特别适用于高炉采用铜冷却壁的炉缸结构的压浆,提高压浆料填充质量和施工效果,使冷却壁与炉皮之间的浆料能够更加密实均匀。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1、在保证浆料质量性能的前提下,根据冷却壁与炉皮之间缝宽度大小、施工环境温度情况,选择确定浆料种类和结合剂加入量。当填充缝在20-40mm范围时,采用树脂结合浆料,其最大临界粒度为1mm,结合剂加入量为粉料重量的30%-35%,冬季施工结合剂加入量取上限,春秋季施工结合剂加入量取中限,夏季施工结合剂加入量取下限;当填充缝在20-150mm范围时,采用硅溶胶结合浆料,最大临界粒度为3mm,结合剂加入量为粉料重量的11%-15%,冬季施工结合剂加入量取上限,春秋季施工结合剂加入量取中限,夏季施工结合剂加入量取下限。
2、安装完第一段、第二段冷却壁后,暂停安装冷却壁,在高炉内部搭施工平台,填充好冷却壁之间的缝隙,封闭好冷却壁进出水管的炉壳扣碗。
3、采用泵送自流浇注施工,在内侧圆周一般均匀设4个自流浇注施工位置,4个施工位置按照一个方向顺序进行施工,保证各处灌浆料填充密实。浇注高度距离第二段冷却壁上沿150-200mm时停止施工,使两次施工的压浆料结合处与冷却壁横缝不重合,保证和提高冷却壁横缝的填充效果。
4、按照与上面步骤2、3同样的方法进行两次炉内自流浇注。一次是安装完第三段铜冷却壁,浇注高度距离第三段铜冷却壁上沿150-200mm时停止施工;另一次是安装完第四、第五段铸铁冷却壁,浇注高度距离第五段铸铁冷却壁上沿300-500mm时停止施工。
5、炉缸测温热电偶套管穿过炉皮和冷却壁与炉内相通,在炉皮外的热电偶套管上方开个两个压浆孔,在炉内炭砖砌筑到相应标高位置安装好测温热电偶后,从其中一个孔进行灌浆处理,另一个孔冒浆时即关闭后继续施工,保证压浆料能进入到炉内炭砖内部热电偶沟槽,同时对炉缸炭砖与冷却壁之间的缝隙进行补充填充。
6、高炉砌筑完风口组合砖,以及风口大套安装调试完毕不再拆除时,进行风口区域高炉外部压浆,在第六段冷却壁开4个孔,其中2个在冷却壁下部为压浆孔,2个在冷却壁上部为观察孔。采用泵送压浆,当观测孔有浆料溢出即关闭,继续压浆到浆料面超过第六段冷却壁上沿200-300mm,使整个风口区域充满压浆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省首钢迁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首钢总公司,未经河北省首钢迁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首钢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969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